文章与评论 |
|
石破天驚,中國促成沙伊和解! |
作者 水秉和 |
2023 年 4 月 1 日 |
5 reads |
根據沙特阿拉伯傳來的消息,去年年底,習近平高規格訪問沙特時,他就向沙特王儲薩勒曼表示,中國願意作為一個橋樑,促成沙特與伊朗之間的和解。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學者析美對台政策五大變化 美中可能攤牌 |
作者 余東暉 |
2023 年 4 月 1 日 |
7 reads |
美國華裔學者朱志群分析近年來美國對台政策五大變化,指華盛頓-北京-台北三角關係已進入惡性循環。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下去,中美可能就台灣問題進行攤牌。 【查看全部】 【评论】
|
|
易富贤:中国人口危机将让中国欧洲及美国都衰落 |
作者 德国之声 |
2023 年 4 月 1 日 |
7 reads |
中国的人口出现了数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印度的人口近期超过中国。这对全球地缘格局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中国又能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人口危机?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中国人口问题专家易富贤。 【查看全部】 【评论】
|
|
俄烏戰爭:白人世界的困局 |
作者 水秉和 |
2023 年 3 月 1 日 |
52 reads |
俄烏戰爭最大的吊詭,對我而言,沒有之一,就是:拜登知不知道,或者什麽時候知道,他,為了給普京挖個坑,也為自己挖了個坑?他有沒有醒悟,或者什麽時候醒悟,他為整個白人世界挖了個舉世無匹的大坑? 【查看全部】 【评论】
|
|
華媒:美國加州亞裔人口逾600萬 |
作者 中評社北京 |
2023 年 3 月 1 日 |
40 reads |
據中國僑網援引美國《世界日報》綜合編譯報導,美國加州擁有超過600萬名亞裔美國人,約占全州六分之一人口,為美國各州僅次於夏威夷的第二高比例。亞裔人口遍布整個加州,幾乎在每一個縣都至少占居民人口總數的1%,大部分縣的亞裔人口則有更多。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印度或成第一人口大國 如何發展 |
作者 喬新生 |
2023 年 3 月 1 日 |
36 reads |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數量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進入20世紀,印度人口增長率始終保持在2%以上,印度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勢在必然。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 |
作者 王磊光 |
2023 年 2 月 1 日 |
61 reads |
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拜登國家安全戰略探析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3 年 2 月 1 日 |
30 reads |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宮小飛助理研究員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12月號發表專文《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戰略>探析》,作者認為:與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在策略和形式上出現較大調整,但其延續性仍大於變化性。 【查看全部】 【评论】
|
|
林炫向:台灣是中美最危險火苗應慎之又慎 |
作者 楊騰凱 |
2023 年 1 月 1 日 |
65 reads |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暨系主任林炫向28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四度表態防衛台灣,不太可能是口誤,對美國來說,失去台灣就等於失去世界的霸權,這涉及利益跟面子,美國很難不派兵參戰,中美發生戰爭的機率很大,必須慎之又慎,台灣是其中最危險的火苗。 【查看全部】 【评论】
|
|
何瑞恩:美國對華競爭不要預期中國未來崩潰 |
作者 余東暉 |
2023 年 1 月 1 日 |
60 reads |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何瑞恩(Ryan Hass)指出,管控美中大國競爭的起點應是承認誰也不會投降的共存現實;中國的特質不允許美國建立一個預期中國未來會崩潰的競爭戰略。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且十:別了 台積電 |
作者 且十 |
2023 年 1 月 1 日 |
66 reads |
美國時間12月6日,台積電那亞利桑晶片廠舉行移機典禮,場面浩大、眾星雲集。美國總統拜登來了,商務部長雷蒙多來了。科技界大老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超微半導體董事長蘇姿豐、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總裁溫彼得都來了。拜登在致辭時興奮地大叫“美國製造回來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战略专家甘思德:美应转换外交思考变得对中国“不可或缺” |
作者 黄小芳 |
2022 年 12 月 1 日 |
78 reads |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转向“我们不得不”,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样陷入“不得不”的模式,双方被困在一个恶性循环。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中期選舉:紅潮雖未淹頂,拜登仍成坡腳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12 月 1 日 |
58 reads |
2020年,《紐約時報》的繪圖員要畫一張兩黨輸贏的分佈圖,他為共和黨選擇了紅色,因為英文的紅色是以R帶頭,而共和黨也以R帶頭。 【查看全部】 【评论】
|
|
黃載皓:美國對中國的最後一張牌——台灣 |
作者 黃載皓 |
2022 年 12 月 1 日 |
65 reads |
一個正在崛起的潛在大國要想成為真正的超級大國,就必須在經濟、外交、軍事、文化等領域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查看全部】 【评论】
|
|
大公報:歐洲危機綿綿不絕根源何在 |
作者 宋魯鄭 |
2022 年 11 月 1 日 |
96 reads |
據大公報評論,二十一世紀來臨時,歐洲一片光明:歐元流通、歐盟擴容。歐洲歷史上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按照特定規則走向大聯合。 【查看全部】 【评论】
|
|
印度出現越來越多中國觀察家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2 年 11 月 1 日 |
81 reads |
以前,印度的中國事務觀察家們驚嘆這個國家的快速經濟崛起。現在,他們開始約束自己的興趣,專注於了解中國在政治和社會方面的演變,中國年輕人討論什麼,以及所有這些對印度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查看全部】 【评论】
|
|
周天瑋/中國打造準帝制類秦漢秩序蓄勢對外 |
作者 周天瑋 |
2022 年 11 月 1 日 |
75 reads |
可預見未來,三大秩序同列並存:美國所領導的現代海權、北約和美元霸權體系,俄羅斯所嘗試恢復的歐亞草原帝國秩序雄心及中國所打造的一個準帝制、類秦漢雜霸體系。 【查看全部】 【评论】
|
|
什麽是中國模式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10 月 1 日 |
169 reads |
如果我們用中國官方的語言,“中國模式”這個名詞應當改爲“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許多人對“具有中國特色”幾個字不甚了了,因爲它語義模糊。到底中國特色指的是什麽呢?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時社論》倫敦橋垮 大英國協如風中燭 |
作者 中時主筆室 |
2022 年 10 月 1 日 |
81 reads |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96歲。她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但卻是眼見大英帝國交出霸權走向沒落的君主。不僅如此,在她走後,原本奉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大英國協王國諸國將極有可能一一放棄君主立憲,走向共和,甚至聯合王國也有可能分崩離析。 【查看全部】 【评论】
|
|
俄乌战争: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欧洲人在挨揍 |
作者 北海先生 |
2022 年 10 月 1 日 |
98 reads |
上个月一家德国酒吧推出了一个“啤酒换食用油”的活动:群众拿油给餐厅,餐厅用高于油价值的啤酒来交换。目前德国市场上一升食用油售价是4.5欧元,一升啤酒售价是7欧元。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關注:美方緣何謹慎反應 保持戰略模糊 |
作者 余東暉 |
2022 年 9 月 1 日 |
114 reads |
美方對此次佩洛西訪台引發的中方大規模軍演謹慎反應,美方專家認為這是正確的應對之道,以免升高情勢。而繼續保持對台戰略模糊性,被美方認為是維持現狀的風險最小的方式。 【查看全部】 【评论】
|
|
黎安友:中美競爭加劇 台海危機遲早發生 |
作者 王嘉源 |
2022 年 9 月 1 日 |
109 reads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導致台海危機驟然升高。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中國問題學者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則認為,由於美中競爭的加劇,無論裴洛西是否訪台,危機遲早會發生。而北京在這次台海危機中的強烈反應,是「習近平想向台灣和華府傳達一個訊息,即中國非常強大,美國真的沒有能力保護台灣。」 【查看全部】 【评论】
|
|
我的父亲 |
作者 胡兹莆 |
2022 年 9 月 1 日 |
116 reads |
时间流失得这么快,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了年过7旬,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回忆,思考,反省是我退休后最主要的生活内容。 人活到老了才发现自己过去是多么地愚蠢,这辈子不知干了多多少少蠢事。 不过几乎所有我干的蠢事的受害者都是我自己, „自作自受“。但是还是有一个因我的愚蠢无知而受害的人,他就是我的父亲,他早在文革中去世了,这成了我几十年来既无法改正,又无法自我原谅的心理创伤。 人老了,该了的事情应当了。 现写下这篇文章以了心愿。 【查看全部】 【评论】
|
|
山上彻也射向安倍的两颗子弹,揭开日本社会一个残酷真相 |
作者 冰川私享号 |
2022 年 8 月 1 日 |
140 reads |
谁也没有想到,一次改变世界的刺杀,竟然起源于一个家庭纠纷。
41岁的刺客山上彻也来自于奈良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早逝,但他的早期生活尚属美好。他所上的高中,是当地名校,而他自己也广受同学的羡慕,因为他的成绩优秀,聪明而善良。 【查看全部】 【评论】
|
|
普京能撐多久?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8 月 1 日 |
108 reads |
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中有一篇英國學者,Vladislav Zubok, 寫的文章,題目是“普京能撐多久?”(Can Putin Survive?)他曾經寫了一本敘述蘇聯解體的書,所以對俄羅斯深有瞭解。 【查看全部】 【评论】
|
|
王浩:中国年轻人怎么看中美斗争 |
作者 王浩 |
2022 年 8 月 1 日 |
138 reads |
最近,中美竞争的新闻不断:中美军机在台海对峙、金砖峰会对美国“搞小圈子”的不点名批评、七国集团和北约峰会对中国的“特别关注”…… 【查看全部】 【评论】
|
|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新报告《巨大的经济竞争:中国与美国》 |
作者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编译:张鸿儒 肖雄夫 王若彤 |
2022 年 7 月 1 日 |
173 reads |
自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以来,美国现在首次面临一个经济对手——甚至以某些标准衡量要强于美国。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大多数经济竞赛中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甚至超越美国。本文的分析集中在经济实力的四大支柱上:GDP、贸易、商业与投资,以及金融。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關注:佐立克承認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崛起 |
作者 余東暉 |
2022 年 7 月 1 日 |
105 reads |
“如果我坐在北京的位置,我也會得出結論: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崛起,中國要據此自己行動”這是美國知名戰略家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在評估美中戰略互不信任狀況時說的話。 【查看全部】 【评论】
|
|
普京逆襲積重難返的美國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6 月 1 日 |
311 reads |
這一篇文章是把我半年來寫的關於俄烏戰爭的一些想法整理之後提出的,有些重複,但比較完整,并且加了一些新的觀察。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越南經濟快速發展或成另一個世界工廠 |
作者 喬新生 |
2022 年 6 月 1 日 |
110 reads |
2022年第一季度,越南國內生產總值921.75億美元,同比增長5.03%,高於中國的4.8%。越南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越南經濟增長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就在於越南的加工出口貿易迅速發展,第一季度越南貨物進出口總額高達1763.5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其中出口高達885.8億美元,同比增長12.9%。 【查看全部】 【评论】
|
|
包承柯答中評:美不敢拋棄一中原則 |
作者 張爽 |
2022 年 6 月 1 日 |
145 reads |
美國國務院5日在官網更新美台關係現況,移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獨’”等文句。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對中評社表示,美國這一做法還是在做文字上的遊戲,實際上是掏空一中原則。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前情報官:戰略清晰將令台灣成大國戰場 |
作者 余東暉 |
2022 年 5 月 1 日 |
217 reads |
前美國東亞高級情報官柯佛(John Culver)指出,美國對台戰略清晰化的辯論是美國國內政治的表演。他警告,對台防衛明晰化是讓台海儘快發生戰爭的方式,將使台灣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兩軍的戰場。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學者警告:美若推亞洲版北約 會有更多「烏克蘭場景」 |
作者 林則宏 |
2022 年 5 月 1 日 |
112 reads |
被外界視為習近平智囊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二戰以來的國際秩序已迅速解體。他警告,這次戰爭是在歐洲,但如果美國力推「亞洲版北約」,將會有更多的「烏克蘭場景」,世界也將永無寧日。 【查看全部】 【评论】
|
|
白人打白人,世界旁邊看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5 月 1 日 |
110 reads |
就在烏克蘭戰爭越演越烈的時候,一個詭異的現象逐漸變得越來越清晰了,那就是,所有白種人的國家都參與了這場戰爭,甚至包括永久中立的瑞士,可是,在地球上的有色人種國家絕大多數都保持中立,即使在美國的强大壓力之下,拒絕站邊。 【查看全部】 【评论】
|
|
郑永年:乌克兰战争与世界秩序重建? |
作者 郑永年 |
2022 年 4 月 1 日 |
170 reads |
乌克兰战争的全面爆发,既是俄罗斯与美国在北约东扩问题上30年积怨的最终爆发,更是二战以来世界秩序全面崩塌的标志性事件。 【查看全部】 【评论】
|
|
烏克蘭戰局分析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4 月 1 日 |
117 reads |
3月24日,拜登與北約等共30個國家元首會晤,在布魯塞爾舉行了北約緊急會議,討論加緊對俄羅斯的制裁和加强對烏克蘭的援助。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北約已經達到它 “自我設置的極限”,歐洲各國仍然不願意切斷與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和石油貿易,而烏克蘭所要求的禁飛區和戰機的援助仍然被拒。 【查看全部】 【评论】
|
|
趙竹成:澤連斯基要重新擁核才引爆俄烏衝突 |
作者 楊騰凱 |
2022 年 4 月 1 日 |
147 reads |
針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武裝衝突的整體背景脈絡,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趙竹成向中評社分析,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要負很大責任,他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要重新擁核,可謂引爆的導火線,這比加入北約給美國放飛彈更加嚴重,這話聽在俄羅斯耳裡,要人家怎麼辦?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不可低估拜登搞砸事情的能力”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3 月 1 日 |
176 reads |
冬奧期間,我想到了美國右派評論員頗喜歡引用的一句話。網報Politico 在2020年8月,大選活動激烈的時候,透露了一句話。那時,奧巴馬公開贊揚拜登,說他是如何如何傑出的領袖,但是私下卻對親密友人說,“不可低估拜登搞砸事情的能力!”他這句話說的比較粗,用的是”fxxx things up”。“搞砸”是我替他洗白的説法。 【查看全部】 【评论】
|
|
華府觀察:美如何看“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 |
作者 余東暉 |
2022 年 3 月 1 日 |
245 reads |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1日舉行視頻會晤,再度提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的重要性”。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专家凯尔德:老龄化促中国与西方加强医疗合作 |
作者 黄小芳 |
2022 年 3 月 1 日 |
186 reads |
中国下来20年的人口结构变化,将改变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平衡,同时推动中国与面对相同问题的西方国家加强医疗领域合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凯尔德认为,这将有助于稳定国际关系局势。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袋黃金的代價──一千零一夜說中亞 |
作者 /攝影 周遠馨 |
2022 年 2 月 1 日 |
206 reads |
歷史總是輕筆一揮的把中亞帶過,因為它是個說不完也說明白的地方。 【查看全部】 【评论】
|
|
张驰:中亚国家是中国援助阿富汗的重要平台 |
作者 张驰 |
2022 年 2 月 1 日 |
181 reads |
即便在国家层面,中国与中亚的安全与经济合作不断加深,但在文化上要赢得中亚民众的欢迎,还有一段路要走。 【查看全部】 【评论】
|
|
2022年:霸權崩塌之年也 |
作者 水秉和 |
2022 年 2 月 1 日 |
175 reads |
大家都看到,中美之間的鬥爭已經進入白熱化。到底它會如何了結呢?我在此略述己見。 【查看全部】 【评论】
|
|
李振廣:美國將越來越重視台灣問題 |
作者 段曉魯 沈而忱 |
2022 年 1 月 1 日 |
224 reads |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李振廣11日出席參與“百年變局下的大國關係與台灣問題”研討會時指出,美國越來越重視台灣問題,在現實地緣政治格局中,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結果直接決定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存廢,而台灣問題的結果則是中美博弈中驗證中美實力地位起伏或國際地位更替的試金石。 【查看全部】 【评论】
|
|
王正东:以更冷静视角看待中美实力对比 |
作者 王正东 |
2022 年 1 月 1 日 |
201 reads |
中国可以在“大国崛起”的舆论宣导中展示自信、鼓舞士气,但绝不能任由过于喧嚣的媒体声量带偏风向。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学者和美国前政要警告 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加剧冲突风险 |
作者 杨丹旭 |
2022 年 1 月 1 日 |
209 reads |
中国军方学者、退役少将姚云竹在香山论坛专家视频会上,抨击美国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是一个消极的以零和逻辑推导出来的互动模式”,也令其他国家面对更大的选边站压力。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也重申不认同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的立场。 【查看全部】 【评论】
|
|
盧信昌:美國需靠中國解決通膨才有習拜會 |
作者 鄭羿菲 |
2021 年 12 月 1 日 |
225 reads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6日上午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盧信昌在座談會中表示,美國眼前的通貨膨脹危機,必須靠中國解決,這也是為何美國需要這場習拜會,告訴全世界中美不會有戰爭。中美去掉誤判而可能導致的戰爭引信,包括釋出戰備儲油、中國向美國大量購買玉米與大豆等2動作觀察。 【查看全部】 【评论】
|
|
郑伟彬:台湾价值的消失 |
作者 郑伟彬 |
2021 年 12 月 1 日 |
206 reads |
除非台湾对美国是无价的,否则美国对台湾的投入势必有到达极限的一天。 【查看全部】 【评论】
|
|
武統的時間到了嗎? |
作者 水秉和 |
2021 年 12 月 1 日 |
211 reads |
拜登的保臺言論(隨後被糾正),布林肯在聯合國中發言(主張讓臺灣加入國際組織),副國務卿訪問臺灣,以及蔡英文接受CNN訪問時重彈兩國論,和有美軍駐臺,加上過去幾個月美國糾結盟國在南海甚至東海搞聯合演習和自由航行…這一切惹得大陸自媒體和網民群情激昂,大談武統。 【查看全部】 【评论】
|
|
从反恐战争转向对华战争?美国的方向对吗? |
作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
2021 年 11 月 1 日 |
255 reads |
在经历了为期20年的建国实践失败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让许多美国人和分析人士说,“早知如此,我们就不会走这条路了。”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但它仍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会让我们可能在20年后回顾的时候说,“早知如此,我们根本不会走上这条路”? 【查看全部】 【评论】
|
|
押寶美國 拋棄戰略平衡 學者:澳洲決策犯了3大錯誤 |
作者 江昱蓁 |
2021 年 11 月 1 日 |
201 reads |
美國、英國與澳洲日前成立戰略聯盟AUKUS,矢言維護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其中,針對美國同意分享核潛艦技術給澳洲的部分,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克拉克(Michael Clarke)博士認為,核潛艦協議雖然是軍事協議,卻碰觸到核不擴散與澳洲對核能的長期辯論,恐造成澳洲內部激辯而充滿變數。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關注:美對華太敵對?學界辯論 |
作者 余東暉 |
2021 年 11 月 1 日 |
231 reads |
美國權威的外交期刊《外交事務》最近對外交學界的68位學者進行觀點調查,問題是:美國對華外交政策是否太過敵對?調查結果呈現兩極分化,26位學者同意或非常同意美國對華政策太敵對的說法,32位學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這種論斷,10位學者表示保持中立。 【查看全部】 【评论】
|
|
作为全美国最富裕的群体 为何亚裔地位还不如黑人? |
作者 王光之话史 |
2021 年 10 月 1 日 |
350 reads |
美国《独立宣言》中说:“人人生而平等”,但根据美国的历史来看,这句话颇有些“打脸”的意思,因为在美国,总有一些人更加“平等”。
美国人自嘲道:“美国有四大特色——枪支暴力、毒品泛滥、金融危机以及种族歧视” 【查看全部】 【评论】
|
|
监管机构整治互联网行业频出重手 分析:北京希望由硬科技引领经济 |
作者 联合早报 |
2021 年 10 月 1 日 |
229 reads |
中国监管机构近期对互联网行业的整顿涉及面之广、程度之烈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但有分析认为,有关行动背后其实反映了北京希望由硬科技——而非互联网——引领经济的想法。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篇深刻反思反恐的好文章 |
作者 水秉和 |
2021 年 10 月 1 日 |
228 reads |
下面這一段話是經典,寫這段話的人名叫Elliot Ackerman,是一位參與阿富汗反恐戰爭的美國特種兵,他在最近一期的《外交事務》的“贏的醜陋”一文中說: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美鬥爭:一場圍棋大賽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9月1日 |
332 reads |
基辛格說,中國在外交上是下圍棋,而美國是下西洋象棋。圍棋容許對手有自己的地盤,而西洋象棋則是零和游戲,贏者通喫。 【查看全部】 【评论】
|
|
《頭條揭密》塔利班缺乏治理人才 中俄2大國仍憂心中亞局勢生變 |
作者 盧伯華 |
2021年9月1日 |
253 reads |
塔利班在全世界的驚訝聲中僅花了數天時間就推翻了阿富汗政權,新政府尚未成立,但全球各國家已開始籌劃要如何與塔利班政權打交道。雖然應該沒有哪個國家想再去侵略阿富汗,但它做為歐十字路口的地位仍然會招來大國勢力的介入。對一個毫無現代國家治理經驗與人才的政權來說,內部民生經濟困境愈加深重卻無財政經濟人才,外部數個強權拉扯下也缺外交好手來應對,未來國家發展在數十年內都很難樂觀。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時社論》阿富汗悲慘結局 台灣的震撼彈 |
作者 言論主筆室 |
2021年9月1日 |
265 reads |
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美國大使館13日下令銷毀敏感資料,代表大使館已有遭攻占的心理準備。拜登總統雖堅持撤軍決策正確,但美國實力衰退,國際威信遭到越戰後最嚴重的打擊,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阿富汗悲慘的結局震撼了美國亞洲盟邦及夥伴,將安全託付美國的民進黨政府須有所警惕,以避免阿富汗效應在台灣出現。 【查看全部】 【评论】
|
|
越过红线:习近平为何决心“全面管治”香港? |
作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
2021年8月1日 |
337 reads |
香港向威权主义的迈进,始于一份言辞枯燥的政策文件中的一句话。该文件称,北京将对香港行使“全面管治权”。 【查看全部】 【评论】
|
|
乔新生:阿富汗未来三种结局 |
作者 乔新生 |
2021年8月1日 |
235 reads |
切实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坚决反对新疆地区的分裂分子进入阿富汗,这是中国协助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前提。 【查看全部】 【评论】
|
|
經濟學人:拜登的新中國主張大有問題 |
作者 任中原編譯 |
2021年8月1日 |
260 reads |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在對中國政策上,一改前總統川普砲聲隆隆的作風,轉變成促使美國全面反中,塑造出一種敵對性政治體制之間的鬥爭,最後只會有贏家留下。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歐洲緣何跟風施壓中國?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1年7月1日 |
282 reads |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虞衛東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歐洲國家跟風施壓中國的內因外由》。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制中的三個階段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7月1日 |
284 reads |
自從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美國一直對中國進行不同程度的打壓,制裁和圍堵。建國之後,中共立刻捲入了一場抗美援朝戰爭,其後就遭到西方的全面封鎖;1972年尼克森破冰之旅打開了“竹幕”,中美關係大幅度改善;1978年,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後,中美建交,情況又進一步好轉。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半導體的歷史悲劇會重演嗎? |
作者 喬新生 |
2021年6月1日 |
314 reads |
美國、日本、韓國國家安全保障部門負責人4月2日在華盛頓近郊舉行秘密會議,除了討論朝鮮問題之外,還討論合作完善“供應鏈”問題。 【查看全部】 【评论】
|
|
布林肯的業餘外交天才秀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6月1日 |
293 reads |
首先讓我指出,上任才四個月,拜登和他的外交團隊就已經犯了兩大戰略錯誤;一是拜登上任後沒有立刻宣佈解除川普退出伊核協議時對伊朗執行的一連串制裁;二是他沒有撤銷川普對所有參與俄羅斯與德國之間建造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企業和個人的制裁,反而繼續向德國施加壓力,要它退出這項對它有巨大經濟利益的項目。 【查看全部】 【评论】
|
|
台湾,中国的美丽与哀愁 |
作者 时差岛岛主 |
2021年6月1日 |
338 reads |
大陆赴台旅游开放迄今12年,台湾游一度很火;但鉴于两岸关系,2019年8月1日起,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暂停。 【查看全部】 【评论】
|
|
拜登,羅斯福第二?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5月1日 |
303 reads |
去年競選時,拜登曾多次提到羅斯福總統,一次在接受CNN訪問時,他曾説,“坦白說,新冠傳染病可能是近代史中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可能超過了羅斯福所面對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大运河:智慧城市 依水而生 走进未来科技城 看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生活 20201109 |《远方的家》CCTV中文国际 |
作者 CCTV中文国际 |
2021年5月1日 |
352 reads |
《远方的家》《大运河》摄制组继续在杭州的行程。未来科技城中,看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生活;无人机打开天空通道,无接触运送血液标本;走进杭州直播产业园,直播助农改变销售模式。
【查看全部】 【评论】
|
|
伟达:中美关系“五大传统”的终结 |
作者 伟达 |
2021年5月1日 |
307 reads |
美国拜登新政府就职到任以来,目前其主要政策取向逐步清晰:即对国内事务“战略优先”,对国际事务则采取“战略耐心”,此种执政安排并不令人意外。 【查看全部】 【评论】
|
|
警察指望不上,美亚裔排队买枪 |
作者 观察者网讯 |
2021年4月1日 |
391 reads |
疫情之下,亚裔美国人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让他们恐惧的,不仅有病毒,还有针对这一群体不断上升的袭击和暴力犯罪。 【查看全部】 【评论】
|
|
疫苗大賽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4月1日 |
294 reads |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截至2月18日,全世界有200種疫苗在研發的進程中。它們處在不同的階段,有7種疫苗已經獲得許多國家核准,開始使用,其他193種,有的在進行第三期測試,有許多處於第二期,而更多的則在第一期或者還在動物身上測試。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智庫學者發表戰略報告 籲阻中國取得東亞主導權 |
作者 王嘉源 |
2021年4月1日 |
318 reads |
美國幾名崇尚外交手段解決爭議問題的專家在29日表示,若要穩定東亞局勢,與其重樹美國在東亞的絕對優勢,不如阻止中國得到東亞地區的主導權,因此美國需要重新思考和設計其東亞戰略。 【查看全部】 【评论】
|
|
被歧视的华人,连一间洗衣店都撑不住了 |
作者 九行 |
2021年3月1日 |
353 reads |
美國華人傳統洗衣店,快撐不住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全球印钞 物价涨不停:债务怎么办? |
作者 财经冷眼 |
2021年3月1日 |
323 reads |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2020年这个世界在干什么。所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飞速地印钞!
【查看全部】 【评论】
|
|
华裔医生: 全世界没意识到疫情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
作者 天涯论坛 |
2021年3月1日 |
319 reads |
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意识到这场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时间到底有多长。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國際競爭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2月1日 |
326 reads |
許多人都看到,12月25日,英國的一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發表了一篇報告,說中國的經濟發展, 由於最早控制了疫情,將會提早5年,也就是在2028年,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經濟體。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美印太戰略擴大化 地緣影響為何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1年2月1日 |
397 reads |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胡志勇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美國“印太”戰略擴大化的地緣影響》,作者認為:由日本提出的“印太”概念經過美國的操作和鼓噪,現在正在形成一個更大規模的針對中國的安全戰略架構。 【查看全部】 【评论】
|
|
拜登新政府烧中国的三把火 |
作者 北美_原乡人 |
2021年2月1日 |
318 reads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1月就职以后,打破近代历届总统的惯例,于当年11月初就对中国进行了“state visit-plus”。四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高开低走的过程。 【查看全部】 【评论】
|
|
对话哈佛燕京学者:文明冲突在美国内部化 我对拜登持悲观态度 |
作者 邓峰 |
2021年1月1日 |
396 reads |
吸引全球目光的美国大选基本结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间尽管起初选情胶着,难分胜负,但后来拜登还是一如所料,成功胜出。 【查看全部】 【评论】
|
|
北京學者熱議:美國大選後的東亞格局變化 |
作者 中評社北京 實習記者 李欣芷 記者 李娜 |
2021年1月1日 |
331 reads |
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舉辦的“東亞合作論壇2020”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東亞政治經濟新形勢與中國的應對”。與會學者圍繞“美國大選後的東亞格局變化”的議題展開深入分析和討論。 【查看全部】 【评论】
|
|
拜登上臺,華爲解禁 |
作者 水秉和 |
2021年1月1日 |
326 reads |
現在,川普終於落選了。但是,他拒絕承認這個現實,發動三十多起的司法訴訟,誣衊美國的選舉制度,製造莫須有的指控和謠言,貶低了被全世界視爲民主楷模的制度,在美國歷史上這是前所未有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世界政經格局巨變 中國遇挑戰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0年12月1日 |
361 reads |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建民教授與廈門集美大學教授章穎薇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世界政經格局巨變與中國面臨的經貿發展挑戰》,作者認為: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時刻。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戰後以來最大變化,並將對全球經濟發展與產業鏈、供應鏈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查看全部】 【评论】
|
|
朱颖:特朗普留给中美关系的遗产 |
作者 朱颖 |
2020年12月1日 |
348 reads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即将终结。毫无疑问,特朗普政府对抗中国执政党和中国的外交政策,成为特朗普标志性的外交遗产。 【查看全部】 【评论】
|
|
RCEP對中國的意義不止於經濟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0年12月1日 |
317 reads |
經過八年馬拉松長跑後,備受全球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近日正式簽署。這個由中國、日本、東盟等15個國家簽署的RCEP覆蓋全球30%人口、近30%經濟體量,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區。 【查看全部】 【评论】
|
|
米爾斯海默:自由主義秩序注定走向失敗 |
作者 徐夢溪 郭至君 |
2020年11月1日 |
377 reads |
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約翰·米爾斯海默1日以視頻方式出席2020首爾防務對話時提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注定失敗,因為它包含著自我毀滅的種子。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評論員:“美國成功故事”邁向終結 |
作者 中評社 |
2020年11月1日 |
368 reads |
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0月5日發表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政治評論員戴維·布魯克斯的文章《美國正在經歷一場道德激變》。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用“切香腸”戰術不斷逼迫中方企業讓步 |
作者 中評社 |
2020年11月1日 |
390 reads |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互聯網平台TikTok9月19日聲明,其母公司字節跳動與美國甲骨文和沃爾瑪兩家公司達成原則性共識,三方將據此盡快達成符合中美兩國法律規定的合作協議。之後,美方多次表態,但似乎始終沒有改變其強買強賣的強盜邏輯。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95后的政治观念: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
作者 沉思的托克维尔 |
October 1, 2020 |
416 reads |
2020美国大选将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千禧一代(1983-1995)将代替婴儿潮一代成为最大的选民群体,二是Z世代将第一次(1996-)大规模参加总统大选,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2020大选最大的Z世代已经24岁,预计符合条件的Z世代选民多达2400万,他们将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决定美国大选的结果。 【查看全部】 【评论】
|
|
2020年的重頭戲還在後面 |
作者 水秉和 |
2020年10月1日 |
384 reads |
2020年,也是天干地支每六十年循環一次的第一年,即庚子年。算命先生說,這是多災多難的一年:1840,鴉片戰爭;1900,八國聯軍;1960,大飢荒。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專訪:傅崐成談南海解局之道 |
作者 李娜 |
2020年10月1日 |
383 reads |
當前,在中美競爭大背景下,美國不斷派出大批先進艦機來南海挑釁示強,南海、台海局勢正變得愈發緊張。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傅崐成接受中評社專訪,就當前南海局勢、美軍在南海活動、南海行為準則、南海歷史性權利主張等發表看法。傅崐成指出,美國在南海地區只是一個“碰瓷者”,借助有限的衝突轉移國內疫情嚴重的注意力,企圖鞏固其國際政治經濟的領導地位。並不想與中國發生真正意義的“戰爭”。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美國正掀起一場轟轟烈烈去殖民化運動 |
作者 喬新生 |
2020年9月1日 |
427 reads |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美國人被白人警察殺害案件,在美國各地引起了反對種族主義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浪潮。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对华关系已失去历史正义,世界大变局已为时不远 |
作者 董事长联盟俱乐部 |
2020年9月1日 |
442 reads |
今天的评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属于一篇杂谈,想到什么地方,就说到什么地方,也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分析和态度,欢迎讨论,但如果跟你的认知差距太大,那就绕行,别浪费您宝贵时间。 【查看全部】 【评论】
|
|
“絕對不要白白浪費掉一個好的危機” |
作者 水秉和 |
2020年8月1日 |
404 reads |
“絕對不要白白浪費掉一個好的危機!”這是曾經擔任過克林頓白宮總管的伊曼紐(Rahm Emanuel)的名言。爲什麽呢?他説,因爲它給予你一個機會,讓你去做原先你不能做的事。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央行法定主权“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
作者 庞忠甲 |
2020年8月1日 |
1093 reads |
货币,英文称Money或Currency,就是大家常说的钱、钱币、金钱、钱财、通货,或俗称钞票。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华裔:长大后 我终于明白家人坚持吃中餐的意义 |
作者 中国新闻网 |
2020年7月1日 |
484 reads |
8岁和家人出门度假时,我站在父母和祖父母面前,宣称我讨厌中国食物。当时我们全家正在圣地亚哥(San Diego)的Best Western酒店用早餐。母亲立即责备了我。她的声音很大,以至于酒店一名工作人员也听到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抗疫˙消毒】系列之八: 可學的,學不來的 |
作者 張一程 |
2020年7月1日 |
451 reads |
看到數件小新聞,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動用囚犯赶製口罩。新聞雖小,但给我相當份量的“震撼”。十多二十幾年前,西方一直以中國囚犯要從事勞動生産物品來大作文章,說中國侵犯囚犯人權,囚犯没尊嚴,這是奴役、剥削囚犯。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疫下國際格局的變與不變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0年7月1日 |
508 reads |
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王棟副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烏力吉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新冠肺炎疫情下國際格局的“變”與“不變”》。 【查看全部】 【评论】
|
|
【抗疫˙消毒】系列之五: 握手的背後和内涵 |
作者 張一程 |
2020年6月1日 |
455 reads |
最近的疫情, 有人幸災樂禍,有人投井下石,有人造謡生事,有人曲解、抺黑,有人點火煽風,有人指責抱怨,有人事後諸葛, 有人 …。 大多數的人不是這樣。我將以[抗疫˙消毒] 為主題,寫一系列文章,寫出我的觀察、分析和探討,與大家分享。 【查看全部】 【评论】
|
|
達巍:美國對華接觸戰略終結了 |
作者 李娜 |
2020年6月1日 |
524 reads |
國際關係學院校長助理、教授、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達巍日前在人大重陽主辦的“重新認識美國”系列直播中分享他對“歷史關口再思中美關係”的深度思考。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在家工作—八方雲集 |
作者 金慶松 |
2020年6月1日 |
466 reads |
新冠疫情期間,幾乎每人天天在家上班。早年的台灣,曾經有「家庭即工廠」,現在的美國,則是「家庭即公司」。每個人也就各自發展出宅在家中的自處之道。 【查看全部】 【评论】
|
|
基辛格: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
作者 余東暉 |
2020年5月1日 |
549 reads |
美國政壇元老基辛格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各國領導人在應對當前危機時要著眼於未來的建設。他堅持要美國維持“自由世界秩序”的原則,但當前需要保持克制,確定優先順序。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这样错过抗疫最关键70天,华邮万字长文调查川普为何输给病毒 |
作者 凤凰网 |
2020年5月1日 |
480 reads |
4月4日,《华盛顿邮报》推出这篇深度调查文章,全景式的深度回顾了美国在冠状病毒危机最初70天的失败经历和深层原因,文章是基于对美国政府官员、公共卫生专家、情报官员和其他参与抗击这一流行病的人员的47次采访。
【查看全部】 【评论】
|
|
德媒:新冠疫情暴露美国的脆弱 |
作者 参考消息 |
2020年5月1日 |
488 reads |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3月25日发表文章称,新冠病毒疫情暴露出美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脆弱性。 【查看全部】 【评论】
|
|
快看!一隻黑天鵝…哇!又一隻… |
作者 水秉和 |
2020年4月1日 |
488 reads |
今年春晚爲2020年編寫了一首喜氣洋洋的歌——愛你,愛你。非常不幸的是,2020年恰好是庚子年,而庚子年,如網上盛傳,是個多災多難的年頭。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記者手記:從香港到北京的15個小時 |
作者 林艷 |
2020年4月1日 |
497 reads |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外防輸入已成為中國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3月15日,中評社記者因報道任務從香港返回北京,起飛前後親身經歷了北京接連推出的兩項重大新政:一是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和地區進港航班均需停靠處置專區;二是自3月16日零點起,境外進京人員需要集中隔離。 【查看全部】 【评论】
|
|
弗里德曼:新冠元年前后 这场大流行会彻底改变美国? |
作者 托马斯·弗里德曼 |
2020年4月1日 |
556 reads |
在新冠病毒危机爆发之前,我正在酝酿一本关于21世纪政治党派的书。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演变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无论你在写什么非小说类的书,很明显都得放下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新冠肺炎疫災的反思 |
作者 水秉和 |
2020年3月1日 |
523 reads |
看到國内爲防治武漢新冠肺炎疫災所做的努力:全國上萬的醫務精英向武漢集結,不分晝夜,幾乎不顧自己安危地照顧病人;十天的超人速度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迅速改造十數所方艙病房;企業,個人以及慈善機構迅速捐獻巨額現金和實物;16個省對口湖北的16個受災城市,爲它們提供援助…。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推「藍點網絡」 對抗中國「一帶一路」 |
作者 星島日報 |
2020年3月1日 |
495 reads |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周二宣布,美國將在亞洲增加投資和貿易。美國官員並推出聲稱協助亞洲「持續發展」的「藍點網絡」(Blue Dot Network)計畫,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藍點網絡」計畫將由美國、日本、澳洲合作主導,審核、認證基建計畫,用「米芝蓮指南」方式,為參與計畫的國家的道路、港口和能源系統等基建項目評級。目前還不清楚這項計畫會提出甚麼投資承諾。 【查看全部】 【评论】
|
|
城市群將成中國經濟關鍵引擎 |
作者 中評社 |
2020年3月1日 |
503 reads |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2月23日刊文稱,北京對國內消費的關注反映在最近城市化戰略的改變上,在對經濟增速日益寬容的背景下,中國開始推動大城市集群的發展。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一帶一路”與東南亞 |
作者 中評社 |
2020年2月1日 |
691 reads |
“一帶一路”從提出到現在已經6年。整體而言,現在的情形可以用“成效顯著、挑戰凸顯”來概括。一方面,成果與影響超出預期,在影響內政的同時,已經成為共和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外交決策之一,而且這種影響還在提升與擴大。 【查看全部】 【评论】
|
|
大華網路報:敗選檢討必須對症下藥痛下針砭 |
作者 中評社香港 |
2020年2月1日 |
598 reads |
第15任“總統”、第10屆“立委”兩項選舉結束,國民黨慘遭滑鐵盧,“立委”雖較上屆多了3席,獲得38席可以單獨提出“釋憲”,但“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卻以552萬餘票,敗給民進黨蔡英文817萬餘票,輸了265萬餘票。 【查看全部】 【评论】
|
|
聚焦新疆 |
作者 水秉和 |
2020年1月1日 |
710 reads |
就在美國國會高票通過《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之後,它接著又通過了《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這難免令我們懷疑:美國是否已經決定,除了正式武裝衝突以外,它準備跟中國進行一場無止無休的全方位戰爭?冷戰2.0? 【查看全部】 【评论】
|
|
溝 |
作者 金慶松 |
2020年1月1日 |
702 reads |
代與代之間,成長不同,想法各異,有人愛寫信,有人只簡訊。父子對談,「老爸,你有微信嗎?」「我有啥威信,都是你媽説了算。」古今中外,代溝一直都有,肯定也都永遠存在。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知名政論家質疑抗華論 籲續“對衝戰略” |
作者 記者 余東暉 |
2020年1月1日 |
590 reads |
美國知名政論家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6日在權威的《外交事務》網站上發表長篇專文,剖析美國新出現的“中國恐慌”,質疑美國正在形成的強硬對抗中國的新共識和政策能否成功。 【查看全部】 【评论】
|
|
卜睿哲:可能見證香港特殊地位終結 |
作者 余東暉 |
2019年12月1日 |
748 reads |
美國知名亞洲問題專家卜睿哲(Richard Bush)稱,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的特殊地位有可能在暴力升級的抗議運動之下終結。他承認美國國會新通過的法案有推動香港沉淪的危險,但他期待白宮在執行中有回旋餘地。 【查看全部】 【评论】
|
|
留学生香港惊魂35小时,自述撤离港中大的亲身经 |
作者 Susan |
2019年12月1日 |
612 reads |
我叫Susan, 来自多伦多大学。今年上半年申请9月后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交换一学期,如今学期中止,我已安全在家。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全民健保真的是那麽“極端”嗎? |
作者 水秉和 |
2019年12月1日 |
621 reads |
如果你已經入籍美國,但是仍然保留了中華民國護照,那麽,如果你用中華民國護照回臺灣 ,你就可以申請加入臺灣的全民健保——雖然并不是所有項目都全部免費,并且有的時候需要排隊等待。香港居民跟臺灣一樣,也能夠享受到全民健保。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深度專訪:朱雲漢談中美四矛盾 |
作者 徐夢溪 |
2019年11月1日 |
694 reads |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日前在出席第三屆太和文明論壇期間接受中評社專訪,深入剖析中美貿易戰和中美關係。 【查看全部】 【评论】
|
|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 力量,民族有希望。-我看十˙一閲兵和遊行- |
作者 張一程 |
2019年11月1日 |
625 reads |
今年的國慶閲兵和遊行,有幾點給我印像感触特深。 【查看全部】 【评论】
|
|
只有中国人能在任何地方睡午觉 让外国人倍感孤独(组图) |
作者 beebee |
2019年10月1日 |
672 reads |
昨天我的爱尔兰朋友保罗向我抱怨了他在中国的新工作,有一件事总是让他不太习惯,那就是他在午餐时间总是倍感孤独。 【查看全部】 【评论】
|
|
陳文茜: 一個廢墟,兩個中國 |
作者 陳文茜 |
2019年10月1日 |
777 reads |
一個廢墟,兩個中國昔年台灣經濟四小龍,台灣經濟奇蹟是由一批離鄉背井的工程師所領導政治所創造; 【查看全部】 【评论】
|
|
40餘年後,為何又是深圳? |
作者 中評社 |
2019年9月1日 |
677 reads |
41年前,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深圳被賦予了“先行先試”的權力。如今,深圳又迎來了新的歷史使命——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將是深圳新的戰略定位。海內外不禁發問,為何又是深圳?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正在戳中國的軟肋:香港 |
作者 水秉和 |
2019年9月1日 |
658 reads |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香港。香港是世界第三大和亞洲第一大金融中心;它也是一個重要的旅游勝地和航運中心;它是一個擁有多種族和多文化的國際城市;它人口的文化水平非常高,工作效率尤其舉世無匹;它的飲食文明也是世界一流;當然,它的購物中心也叫人目不暇給。 【查看全部】 【评论】
|
|
亂港有深層次經濟原因 這位香港學者說透了 |
作者 周文港 |
2019年9月1日 |
634 reads |
8月16日上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周文港接受了人民網強國論壇的電話採訪。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專論:香港政治環境綜合治理觀察 |
作者 東方鐵 |
2019年8月1日 |
683 reads |
近期香港發生反《逃犯條例》示威遊行,演變成暴力衝擊政府和立法會的事件,震驚國人。各界在譴責暴行的同時,對事件之原因有諸多評論,相信香港政府亦有所反思。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專訪:從G20看中美中日關係 |
作者 海涵 劉柯岑 |
2019年8月1日 |
803 reads |
本文是2019年6月28日至29日在大阪举行的G20会议之前中評社撰写的访谈报告, 内容值得再读一遍。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 |
作者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
2019年7月1日 |
730 reads |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从未被摧毁! 【查看全部】 【评论】
|
|
陈遥:香港“修例”的信任危机、缘由及对策 |
作者 陈遥 |
2019年7月1日 |
717 reads |
香港修订《逃犯条例》纷争在特首宣布暂停前进入高潮。这一事件反映出利益攸关方之间的系统性信任危机。 【查看全部】 【评论】
|
|
何包钢:“改土归流”在香港可行吗? |
作者 何包钢 |
2019年7月1日 |
678 reads |
最近几日,香港发生了上百万人上街游行,反对引渡法修改。由此引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我们如何解读这次大规模的抗争活动? 【查看全部】 【评论】
|
|
看看北京2019五一開幕的世界園藝博覽會 |
作者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
2019年6月1日 |
745 reads |
看看北京2019五一開幕的世界園藝博覽會… 這才叫作博覽會,真的令人驚艷! 【查看全部】 【评论】
|
|
特朗普的停戰條件 |
作者 HiNet WebMail |
2019年6月1日 |
572 reads |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兩個事:第一,美國欠中國的3萬億將變少;第二,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變高將沒有市場,進出口貿易占中國GDP40%左右。 【查看全部】 【评论】
|
|
《無色覺醒》賴岳謙:中美貿易戰 大陸戰略已定 |
作者 無色覺醒 |
2019年6月1日 |
629 reads |
歡迎收看《無色覺醒》第309集播出,由主講人賴岳謙為觀眾分析:「中美貿易戰 大陸戰略已定」。 【查看全部】 【评论】
|
|
辛翠玲:特朗普想重塑美國中心秩序 |
作者 高易伸 |
2019年5月1日 |
686 reads |
對於美中貿易大戰與世界經貿變局,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辛翠玲7日[2018年]在研討會上表示,特朗普任美國總統這兩年來,一直給外界一種“退群”的印象,但“退群”是為了貿易機制與新舊秩序的重塑,從取道雙邊各個擊破,繼而重整多邊。“美國優先”不是孤立與保護主義的再現,而是在美國絕對競爭優勢的運用下,重塑美國的中心秩序。 【查看全部】 【评论】
|
|
何处是我家?一个美国华人家族的百年漂泊(图) |
作者 饭统戴老板 |
2019年5月1日 |
649 reads |
14岁的邝(Kuàng)泗收拾好行李,向身边的亲戚,还有故乡点头村仓促又郑重的道别。
【查看全部】 【评论】
|
|
華爲:美國圖窮匕見 |
作者 水秉和 |
2019年4月1日 |
751 reads |
1月29日,CNN視頻的標題是“美國企圖阻止華爲的全球邁進。這可能爲時已晚”。 【查看全部】 【评论】
|
|
郑永年:美国人为什么有强烈危机感? |
作者 郑永年 |
2019年4月1日 |
747 reads |
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近几十年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国内充满着各种美国衰落、中国挑战美国的“危机论”。但是,美国到底有危机吗?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全球5G实力大比拼 |
作者 飞象网 项立刚 |
2019年3月1日 |
982 reads |
5G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的话题,为了打压中国5G的发展,世界上一些大国用出了各种手段,很多不是技术和经济的手段,甚至绑架中国企业的高管。这种情况下,大家可能会有巨大的好奇心,当今世界,究竟哪个国家的5G实力最强?中国真需要美国这样来打压吗? 【查看全部】 【评论】
|
|
CCG關於CPTPP研究報告全文 |
作者 中评社 |
2019年3月1日 |
730 reads |
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目前包括11個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的13.2%,貿易總量占全球的15%,是有5億多人口的亞太地區第一大貿易協定。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墨西哥、新西蘭6國正式批准了CPTPP,首輪關稅減免於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 ,越南、文萊、智利、馬來西亞、秘魯也即將完成批准程序,該體系並將於2019年1月19日就哥倫比亞、印尼、韓國、泰國及英國等有意願的國家加入其中進行討論,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國家參與。 【查看全部】 【评论】
|
|
2019年外貿面臨三大挑戰 |
作者 中評社 |
2019年2月1日 |
791 reads |
2018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854.4億美元,增長-5.8%。其中,出口2212.5億美元,增長-4.4%;進口1641.9億美元,增長-7.6%。貿易差額570.6億美元。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也有東廠行為? |
作者 張一飛 |
2019年2月1日 |
962 reads |
‘東廠行為’就是司法受政治影響,甚至控制, 歷史上發生的事,如今台灣新聞裡有,美國新聞裡也有。 【查看全部】 【评论】
|
|
《紐約時報》說:“厲害了,中國!” |
作者 水秉和 |
2019年1月1日 |
698 reads |
11月25日星期日晨,睡眼惺忪地到前院拿報紙,喫驚地看到,地上《紐約時報》第一頁上赫然印了四個中文字:“中國規則”!我立刻清醒了過來,自語:“怎麽了?難道《紐約時報》被土豪買去了?”
拿回房間一看,才知道不是哪會事,原來它厚厚一曡的報紙裏還附上了一份整整20版的專刊(包括圖表照片),標題就是“中國規則”(China Rules)。從頭到尾恭讀了一遍之後,我覺得它譯文有誤,它的含義應當更近於一位被人詬病的北大教授所説的:“利害了,中國”。
【查看全部】 【评论】
|
|
血管中流著的是…… |
作者 張一程 |
2019年1月1日 |
787 reads |
美國與加拿大串通聯手逮捕華為財務總長孟晚舟,歐日澳等國也跟著美加,禁止採用華為產品,把華為排除出去。大家都知道,他們這樣做是要阻礙中國的發展,尤其在科技方面的發展。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關注:韓國瑜賣菜郎為何打敗陳其邁? |
作者 楊騰凱 |
2018年12月1日 |
747 reads |
24日晚間是台灣政治史上非凡的一天,因為這一天,代表中國國民黨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成功攻下高雄市長寶座,結束民進黨在高雄市20年的執政。韓國瑜能夠造就韓流進而勝選,也與他充滿“草根性”的特質有關,這一點,他比陳其邁更有民進黨選將的特質,促使韓流擊退“政二代”陳其邁,帶領高雄翻轉。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已四面楚歌,贸易战毫无胜算,必败无疑 |
作者 陈平 |
2018年12月1日 |
785 reads |
贸易战也好,热战也罢,比的不是谁赢,比的是谁输不起,这才是关键。 【查看全部】 【评论】
|
|
路上的美国史:华工血汗浇灌的一条奇迹铁路(组图) |
作者 澎湃新闻 |
2018年12月1日 |
776 reads |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来自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爱尔兰、德国和非洲等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在它的历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华裔,也不例外。华裔在美国历史上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数在横跨美洲大陆的第一条铁路——太平洋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然而让人痛心的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建成了太平洋铁路,但却没有受邀参加在竣工仪式,甚至连仪式上的致谢词里也没有提到哪怕有关他们的一个字。 【查看全部】 【评论】
|
|
伊朗:一個轉點? |
作者 水秉和 |
2018年11月1日 |
755 reads |
所謂懷璧其罪。所謂紅顔薄命。對伊朗而言,石油是它的“紅顔”。曾經也是文明古國之一的波斯帝國,因爲豐富的石油資源,算是倒霉到家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利坚霸主再见? |
作者 揭钧 |
2018年11月1日 |
747 reads |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震惊了整个世界,美国人惶恐一时,就任前后我为《中美友谊交流协会》网站写了两篇文章,与朋友们分享感想,安慰震惊的心,同时希望政要们慎重应对。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智庫:美國的攻勢與中國的應對 |
作者 中評智庫 |
2018年10月1日 |
1224 reads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發表專文《美國要與中國分道揚鑣了嗎?》。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美國能否重新回到工業化時代 |
作者 喬新生 |
2018年10月1日 |
799 reads |
曾經因為報道“水門事件”而聲名大噪的《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其新書《恐懼:白宮的特朗普》中披露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爭的台前幕後,讓人們充分了解美國經濟政策制定過程中產生的巨大分歧。 【查看全部】 【评论】
|
|
分析-學者籲中國別自曝這項弱點-被美國盯上恐步上失落20年 |
作者 鉅亨網 |
2018年9月1日 |
916 reads |
面對貿易戰上美國的步步進逼,日本經濟學者指出,中國應該汲取日本當年教訓,不要動輒擔憂經濟減速,讓美國得以直攻這項痛腳,反而像日本一樣步向「失落的二十年」。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程又一程】 何以中國沒有名牌包包? |
作者 張一程 |
2018年9月1日 |
717 reads |
特朗普發起對華貿易戰,最先似真似假,打打停停,反復無常。後來卻不斷昇級,一波比一波凶狠,大有中國不屈服就要置中國於死地之勢。看到美國出拳越來越重,中國國內外出現了各種對中國帶著消極、負面、甚至責難或幸災樂禍的聲音。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中國家利益可否兼容?美34位專家如是答 |
作者 余東暉 |
2018年9月1日 |
774 reads |
在美中戰略競爭性愈益顯現的時候,美中國家利益是否不可調和?這個問題亦愈益引起關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網站最新面向美國國關學界的34位專家做了調查,14人認為不可調和,15人認為並非不可調和,5人保持中立。兩種看法可謂平分秋色。 【查看全部】 【评论】
|
|
邱智坤:美国贸易战的醉翁之意 |
作者 邱智坤 |
2018年8月1日 |
917 reads |
【查看全部】 【评论】
|
|
贸易战对中国GDP到底影响几何? |
作者 环球时报 |
2018年8月1日 |
663 reads |
自从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后,中国媒体以及美国媒体都一直在关注这场贸易战会对身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带来的影响。 【查看全部】 【评论】
|
|
葛林史班:美應停止報復性關稅 |
作者 工商時報 |
2018年08月01日 |
729 reads |
前Fed主席葛林史班認為,貿易戰將影響美國的購買力。
【查看全部】 【评论】
|
|
瘋狂背後的邏輯 |
作者 水秉和 |
2018年7月1日 |
706 reads |
美國人常用的一個成語:There is method to the madness。中文好像沒有對應的成語,在此我姑且譯為“ 瘋狂背後的邏輯”。一個最貼切的例子就是金正恩了。近幾年來, 美國媒體上一直追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他是否理性?”或者, “他是不是瘋子?” 【查看全部】 【评论】
|
|
马凯硕:美国与中国的碰撞之路 |
作者 马凯硕 |
2018年7月1日 |
815 reads |
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最难以预测的国际关系之一。饱受矛盾、误解和不信任所困扰的中美关系,已成为巨大不确定性的来源,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不稳定。没有什么正在酝酿的双边贸易战更能说明一切。。。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論壇:美國對華新態勢如何應對 |
作者 郭至君 李娜 實習記者 付麗 |
2018年7月1日 |
806 reads |
今年以來,中美關係發生較多變化,對於目前態勢,中國應當如何評判?貿易戰的後續手段會有什麼?印太戰略的進展與具體實施如何? 【查看全部】 【评论】
|
|
顛覆者特朗普 |
作者 水秉和 |
2018年6月1日 |
887 reads |
甘奈迪是美國第一位天主教總統,雷根是美國第一位離過婚的總統,克林頓是美國第一位在白宮內跟實習生口交的總統。 【查看全部】 【评论】
|
|
從南卡華人被殺, 探討擁槍憲法和暴力文化 |
作者 張一程 |
2018年6月1日 |
779 reads |
4 月 15 日南卡多咸市華人餐館老 板鄭洪在家門口被搶殺。這是近兩年半來他的家第五次被搶劫,每次被搶財物,報案後都不了了之﹔不料,這次連命也丟了。被抓的疑犯曾因毒品被判五年,出獄後幹得更凶,殺人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美關係壞不到哪兒去?中國學者普遍憂慮 |
作者 徐夢溪 |
2018年5月1日 |
825 reads |
由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辦的、以“中美關係的新變化與新對策”為主題的研討會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關注:中興事件 中美博弈全面升級? |
作者 臧涵 |
2018年5月1日 |
800 reads |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受此影響,中興通訊於4月17日上午發布停牌公告。此舉一出,業界嘩然。
【查看全部】 【评论】
|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企业,看完后无语沉思! |
作者 企业航母 |
2018年5月1日 |
802 reads |
在我们心中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业,在日本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呢?
【查看全部】 【评论】
|
|
劉德海語中評:朝中關係不改善 金沒有籌碼 |
作者 黃筱筠 |
2018年4月1日 |
935 reads |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與韓國總統文在寅通電話,重申5月底前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的意願。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劉德海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美國對於朝鮮壓力很大,平昌奧運時朝韓互動,反而是給特朗普一個下台階。對於金正恩罕見發賀電給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他表示,朝鮮也想要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改善對中關係,與美國談判也沒有籌碼。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美貿易大戰:該來的終於來了, 特朗普是一位顛覆者 |
作者 水秉和 |
2018年4月1日 |
804 reads |
折騰了十四個月,特朗普用蒂勒森掏空了國務院,然後一個推特,炒了蒂勒森魷魚,提拔反伊朗禁核協定的龐培爾為國務卿,連帶地還踢走了原高盛老總的經濟顧問科恩。接下來,除了他身邊已經有的極端反中的納瓦諾之外,又逼迫安全顧問邁克曼斯特辭職,拉進非常反中親台的大鷹派波頓。 【查看全部】 【评论】
|
|
【思享2018下半部】中国道路及世界未来 |
作者 郑若麟 |
2018年3月1日 |
1043 reads |
引人深思 发人深省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建國三步走 |
作者 水秉和 |
2018年3月1日 |
1336 reads |
今天大概極少數人還會想到《三民主義》 和《建國大綱》了。它們是我在初中,高中和大一的時候都要唸和考的。那時候覺得,讀這些東西實在浪費時間,不過,跟當時許多人的想法差不多,那就是,如果孫中山先生多活幾年,中國的歷史是不是會改寫?他宏偉的的建國規劃是否能獲得實現?
【查看全部】 【评论】
|
|
張藝謀拍的"杭州" |
作者 張藝謀 |
2018年2月1日 |
934 reads |
中国名片》之《杭州》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美国当地时间10月1日晨,《中国名片》之《杭州》篇正式亮相新华社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继上海之后,杭州成为《中国名片》国家形象片系列第二个亮相时报广场的城市。该片完整版时长10分钟。
【查看全部】 【评论】
|
|
新年狀: 避免雞飛狗跳爭取狗年旺旺 |
作者 張一飛 |
2018年2月1日 |
857 reads |
西曆一月是關鍵月,十二月忙著過節,吃喝玩樂,收禮送禮,餐宴舞會,休閒渡假,忙得不可開交, 但是一過年關, 上班歸學開市, 不得不收了心,打開月曆一看,不由得不想想,去年是怎過的?新年要如何過? 你要是有點愛心,上進心和責任心,你能不回顧去年,發生過了什麼大事?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觀察:特朗普安全報告中的美國舊思維 |
作者 臧涵 |
2018年1月1日 |
839 reads |
美國時間18日下午,特朗普政府公布特朗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報告著重強調經濟繁榮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宣稱美國處在一個“競爭”的世界中。報告還指出,中國和俄羅斯正挑戰美國的力量、影響力與利益,企圖破壞美國的安全和繁榮。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在美華人分布圖:聚居的 TOP10 城市 |
作者 中國評論通訊社 |
2018年1月1日 |
1030 reads |
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華人最為集中的前五個區域為:加州,華裔人口占 總華裔人口的 36.9%;其次是紐約,華裔人口占總華裔人口的 16.9%;新澤西州, 占 4.4%;德州有 12 萬多人,占 4.2%;華盛頓州有 8 萬多人,占 2.8%。 【查看全部】 【评论】
|
|
川普访华前与他长谈:许多人错以为“美国已盛时不再” |
作者 賴廷恆 |
2017年12月1日 |
1035 reads |
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习特会”将会有哪些重要议题?又预示着中美关系会有哪些可期待的新动向?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不按牌理出牌,特朗普顛覆了美國的對華政策:這是中國崛起和美國回應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時刻 |
作者 水秉和 |
2017年12月1日 |
972 reads |
特朗普亞洲之行的第一站是日本—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國。可是,妙的是,他去之前先到夏威夷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紀念館,憑弔一番。 【查看全部】 【评论】
|
|
明鏡周刊以中文拼音當封面 稱躋身超級大國!刊中國醒來 反華媒體態度翻轉 |
作者 賴廷恆 |
2017年12月1日 |
933 reads |
最新一期德國《明鏡》周刊的封面罕見地沒有配圖,只有「Xing lai(醒來)」兩個紅底黃字。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羅傑斯警告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美霸權將終結 |
作者 中評社 |
2017年11月1日 |
933 reads |
美國財政部長努欽近日威脅聲稱,可能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查看全部】 【评论】
|
|
許信良語中評:習近平時代的到來會超越漢唐 |
作者 黃筱筠 |
2017年11月1日 |
963 reads |
中共十九大18日起召開,針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工作報告,台灣現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曾任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多所肯定。 【查看全部】 【评论】
|
|
朝鮮半島問題怪誰?如何解? |
作者 張一飛 |
2017年10月1日 |
884 reads |
最近北韓又測試了爆破氫彈,并發射火箭飛越日本上空。 氫彈的威力巨大產生了6.3 的地震幅度,自然對南韓,日本 和美國造成威脅,也讓中國不高興。 【查看全部】 【评论】
|
|
天災無眼肆虐美國,人謀無情改變世局 |
作者 水秉和 |
2017年10月1日 |
831 reads |
就在大家注目德州與佛州的風災和西岸幾州的火災時刻,世界局勢也默默地發生巨變。中印邊境對抗的和平解決是其一。 【查看全部】 【评论】
|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真正威脅 |
作者 李開復 |
2017年9月1日 |
996 reads |
关于未来世界的人工智能,你担心什么?请读这篇文章,找出答案 【查看全部】 【评论】
|
|
冲天:台湾不卖座,大陆未公映,但你不得不看的中国良心片! |
作者 XXX |
2017年9月1日 |
1187 reads |
来源:http://www.aboluowang.com/2017/0705/957190.html 【查看全部】 【评论】
|
|
他颠覆了西方对中印战争的看法——西方权威专家站出来为中国说话了 |
作者 人民日报 |
2017年9月1日 |
982 reads |
“这就是印度的中国战争:第二回合”——7月中旬,英裔澳大利亚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香港媒体上撰文,就中印洞朗对峙发声。 【查看全部】 【评论】
|
|
馬超:美國對中國政策的二重性 |
作者 馬超 |
2017年8月1日 |
886 reads |
只要特朗普在位,美中關係將在很長時間呈現二重性。因為,美國既要維護“美國第一”,又不想盟友失望;既希望改善美中關係,又不想失去亞太地區的美國影響力。 【查看全部】 【评论】
|
|
馬雲:請重新發現中國 將中國視作一個機遇 |
作者 馬雲 |
2017年8月1日 |
999 reads |
馬雲的演講令全場寂靜的時刻可不多。美國底特律當地時間6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美國中小企業論壇”的演講中向台下超過3000名來自全美和加拿大的小企業主展示了一系列數字 【查看全部】 【评论】
|
|
楊開煌:大陸快速成長 台灣出現四大焦慮 |
作者 倪鴻祥 |
07/01/2017 |
1013 reads |
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說,台灣拚命唱衰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卻拚命往前跑,而且愈跑愈壯大;今天的台灣如果沒有大立光、台積電、鴻海等大企業集團,台灣根本就垮了;中國大陸都有紅色供應鏈了,台灣不參加紅色供應鏈,什麼都沒有。 【查看全部】 【评论】
|
|
王文:2017世界格局“大相变” |
作者 王文 |
2017年7月1日 |
1044 read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lqv1X6Ge4 【查看全部】 【评论】
|
|
壯哉,穿越蒼茫古史的絲綢之路! |
作者 中國評論通訊社 |
2017年6月1日 |
1025 reads |
絲綢之路”是人類經濟文化交流史上規模空前宏偉、持續時間最久遠的大動脈。它反映出中華先民雖眷戀故土,但一旦獲得推動力量,便激發出域外探險的志向和英勇無畏的遠行精神。中華先民探幽致遠的力量,包括軍事外交的“鑿空西域”、商業訴求、傳道弘法。 【查看全部】 【评论】
|
|
航拍中国 第一集 海南 |
作者 XXX |
2017年6月1日 |
1062 reads |
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美國直接介入敘利亞戰爭,原因何在? |
作者 喬新生 |
2017年5月1日 |
921 reads |
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的策略是,讓俄羅斯在中東敘利亞自顧不暇,讓中國在朝鮮半島承擔更多責任,從而使美國騰出時間進行經濟建設。這是一種相當拙劣的軍事計劃。 【查看全部】 【评论】
|
|
白宫发布中美两国达成的协议简报 迫使朝鲜弃核 |
作者 白宫 |
2017年5月1日 |
1033 reads |
美国白宫对于此次主席访美两国达成的协议简报已经出来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新加坡大使的哈佛演讲:若中国当老大 劝美积德留后路 |
作者 馬凱碩 |
2017年4月1日 |
1162 reads |
众人眼中的美国,已经变成一意孤行、损人利己,美国先贤们在战后设立的国际机构被不肖子孙所削弱破坏……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美國正在尋找與中國的利益 |
作者 中評社記者 郭至君 |
2017年4月1日 |
993 reads |
上個週末,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首次訪華,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會晤。期間,他史無前例地兩度提到“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尋求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十四字內涵,在中外輿論界激起漣漪——中方學界及媒體輿論界紛紛讚賞,但美方的部分智庫專家以及媒體卻頗有微詞。 【查看全部】 【评论】
|
|
楊光斌:當美國優先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作者 中評社記者 秦正陽 |
2017年3月1日 |
1023 reads |
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舉辦的“特朗普新政與中國戰略再定位”系列報告發布會1日前在北京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副院長、政治學系教授楊光斌在討論中表示,假設特朗普能幹滿兩屆將回來帶國內國內文明衝突,與白人和黃種人文明的衝突。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这个视频传疯了:惊爆解放军少将金一南内部谈川普 (视频) |
作者 |
2017/03/01 |
1099 reads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2/11/6011276.html 【查看全部】 【评论】
|
|
完全版:馬雲vs紐約時報主持人 2017 達沃斯論壇 |
作者 馬雲vs紐約時報主持人安德鲁•罗斯•索金 |
2017年2月1日 |
1066 reads |
马云舌战美国纽约时报金牌记者, 侃晕全场!英语听力教材! 【查看全部】 【评论】
|
|
做美國民眾工作,是減少中美摩擦和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二) |
作者 張一程 |
2017年2月1日 |
1147 reads |
過去中國雖然對改善中美關係做了一些外交或“文化”活動,例如拜訪一些國會議員,與一些學者交流,邀請一些官員參加一些活動,辦甚麼酒會或展覽,邀請一些過氣的名人和芝麻大官來捧場。 【查看全部】 【评论】
|
|
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2016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 |
作者 约翰•理查德•皮尔加 |
2017年1月1日 |
1041 read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693k0tKAs 【查看全部】 【评论】
|
|
做美國民眾工作,是減少中美摩擦和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 (一) |
作者 張一程 |
2017年1月1日 |
1181 reads |
中美建交雖然已38年了,但摩擦不斷,而且相對來說越來越激烈,尤其近年來中美軍事衝突的機會大增。雖然中美之間的經貿大增,中國不能沒有美國,美國也不能沒有中國,但美國挑起對中國的衝突和為難中國的各種議題一個接一個,層出不窮。 【查看全部】 【评论】
|
|
看到美国大选的感触 |
作者 揭 钧 |
2017年1月1日 |
1124 reads |
每隔四年是美国大选之年,如果现任总统要连任,就要把社会经济弄好,让居民对政府满意,股市上涨,皆大欢喜,大家喜欢,到时候达到连任的目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大選:民主的退化?自由主義的黃昏? ---阿桑奇的報復剝奪了希萊莉最想要的政治果實 |
作者 水秉和 |
2016年12月1日 |
1054 reads |
據維基解密提供的希萊莉的電郵,我們看到她在國務卿任內與她的前總統先生創設的克林頓基金之間存在著互動互利的關係。特朗普攻擊她是“一手拿錢,一手交貨”(pay for play):外國政府捐錢給克林頓基金,希萊莉安排他們受到白宮的款待或者其他方便。 【查看全部】 【评论】
|
|
香港立法会必须排除主张分离主义的两名候任议员 |
作者 王胜炜 |
2016年12月1日 |
1140 reads |
今天恢复香港稳定所需要采取的最重要行动,是使立法会的混乱得以迅速和果断地结束。 情况变得越来越困惑,因为大约在四个星期前,两位最具争议性的立法会议席获胜者游蕙祯和梁颂恒,故意破坏了他们作誓时的誓言。 【查看全部】 【评论】
|
|
台海形势的三个想不到 |
作者 李毅 |
2016年11月1日 |
1305 reads |
蔡英文上台四个月了。蔡英文1月16日当选以来的台海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蔡英文永远不会承认九二共识,蔡英文永远不会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第二,蔡英文连任做八年,毫无悬念。第三,国民党将很快土崩瓦解,蓝营已经不复存在,绿营将长期执政,至少二十年。二十年之后,绿营执政将更加巩固。关于这三个核心观点,我今年已经发表了三篇长文,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解说。 【查看全部】 【评论】
|
|
老人的廚房 |
作者 金慶松 |
2016年11月1日 |
1048 reads |
隨後我陪她在樓下餐廳享受午餐。回到她的住處,與她在廚房內分食一個柳丁。我吃畢,又見到那滿滿的洗碗池(sink),今天堆疊的更滿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立法会选举后,香港特区处于政治十字路口 |
作者 王胜炜 |
2016年10月1日 |
1118 reads |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选民兴趣大增的情况相当显着,投票者达220多万,即投票率为合格选民的百分之58,创香港自回归中国以来的历史新高。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土耳其政變與地緣政治 土耳其政變的成敗是一個轉點,成則美國得利,但是不幸失敗了 |
作者 水秉和 |
2016年10月1日 |
1045 reads |
土耳其政變失敗後,身為總統的埃爾多安立刻指控旅居美國賓州的一位伊斯蘭教派領袖,名叫菲圖拉•居倫,稱他為背後黑手,并要求美國將他引渡回土(居倫堅決否認)。同時,埃爾多安迅速逮捕了一大批法官,教師,警察和軍人,總數高達好幾萬人,說這些人都是居倫運動的同黨,受他指使搞政變。 【查看全部】 【评论】
|
|
華府隨筆:美中產階級萎縮 教授嘆財務陽痿 |
作者 余東暉 |
2016年9月1日 |
1084 reads |
美國作家加布勒(Neal Gabler)最近在“大西洋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在美國引發熱議,說的是美聯儲董事會調查發現,萬一有急事需要現金400美元,有47%的美國人拿不出來,甚至有些中產階級也沒這些應急的錢,包括他自己。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全球重心东移,西方霸权式微 |
作者 吉迪恩•拉赫曼 译者 何黎 |
2016年9月1日 |
1048 reads |
过去50年来,亚洲经济迅速崛起。而经济和政治力量重心东移意味着,西方的绝对主导地位正走向终结。
【查看全部】 【评论】
|
|
20160206 讲述 蜀道使者 |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 |
2016年9月1日 |
1099 reads |
《讲述》以强烈的故事性,细腻丰富的情感,打造了CCTV的一档口述体纪录片日播节目.它展现了普通人精彩的人生故事,给观者以人生启迪. 【查看全部】 【评论】
|
|
观点:南海仲裁结果可能给菲律宾带来麻烦 |
作者 傅崐成 |
2016年8月1日 |
1310 reads |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07/160718_viewpoint_south_chinas_ea_philippines 【查看全部】 【评论】
|
|
台灣何去何從?台灣一定要走進死胡同之後才會回頭 |
作者 水秉和 |
2016年8月1日 |
1028 reads |
蔡英文上台,不出所料,立馬開始了”去中國,從美日”的外交大方向,同時啟動所謂的“新南進”的經濟政策。 【查看全部】 【评论】
|
|
沒有新馬英九北京會失耐心?美學者各執己見 |
作者 余東暉 |
2016年7月1日 |
968 reads |
只要北京覺得將來還能夠“克隆”馬英九,他們就會延長不動武的架構,但如果他們基於客觀現實得出結論,認為馬英九後繼無人的話,他們就可能不得不重新評估。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全民开讲《邱毅 談天下事》 |
作者 邱毅 |
2016年7月1日 |
1356 reads |
《邱毅 談天下事》第8集 解剖李登輝的媚日台獨路線(上)(2016年05月17日)
http://show.aikantube.com/tv/2/160517
【查看全部】 【评论】
|
|
傅瑩撰文:南海局勢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 |
作者 傅瑩 吴士存 |
2016年6月1日 |
1119 reads |
提要:此文梳理了南海局势演进过程中发生的许许多多或大或小的事件,展示出它们之间可能的关联,希望借此反映出问题延展的脉络,为关心南海问题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实质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为避免误解的加深和局势的螺旋升级提供一个警醒。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個半夜的電話改變了中菲關係 |
作者 水秉和 |
2016年6月1日 |
1240 reads |
70年代,大陸的文革搞得如火如荼,國力消耗於政治鬥爭之中。相對而言,越南打敗美國,志得意滿,氣勢凌人,並立刻進一步奪取靠近海南島的西沙群島。中國在1974年的奪島戰爭中,以弱敵強,拿回了西沙群島,但是南北越合併後總加起來佔據了南沙群島的20多個島或島礁,並從事建設,招標開發油氣田。也就在70和80年代,菲律賓也佔據了在巴拉旺省西邊的8個島或島礁,也在從事人工改造。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有多少本钱 可以跟美国叫板(一)? |
作者 阎学通 |
2016年5月1日 |
1306 reads |
中国崛起是当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全球政治图景。如何看待中国给全球权力版图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中国四面出击的外交战略效果如何?中国会不会与美国发生冲突?中国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认为,中国经济规模最迟在2020年超过美国,中美博弈的结果可能会决定中国未来国运。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有多少本钱 可以跟美国叫板(二)? |
作者 阎学通 |
2016年5月1日 |
1245 reads |
我那本书《历史的惯性》2013年出的,我预测到2023年世界上至少150个以上国家以中国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现在还剩下20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那个时候可能只剩下十几个是最大贸易伙伴了。连加拿大都不是了,中国取代了加拿大。 【查看全部】 【评论】
|
|
南中國海掃描 |
作者 水秉和 |
2016年4月1日 |
1373 reads |
我很幸運,上大學的時候參加夏令營,搭乘海軍補給船,從左營馳往太平島,第一次體驗到海洋生活。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內地青年致信香港回歸一代:我們感到驚詫! |
作者 中評社 |
2016年4月1日 |
1144 reads |
昨天,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wj)發出《旺角暴亂:能夠成為香港自我救贖的一次機會嗎?》,期待香港社會重新找回法治精神。今天,長安劍的郵箱收到了幾位“80後、90後”的公開信,這封信,寫給香港的同齡朋友 【查看全部】 【评论】
|
|
談三獨 |
作者 水秉和 |
2016年3月1日 |
1136 reads |
三獨者,藏獨,疆獨,台獨是也。談論之前,且讓我們高舉一個定律,即:國家領土範圍會因國力的盛衰而變大變小,有得有失。
【查看全部】 【评论】
|
|
捍衛主權 馬總統登太平島特別報導~LIVE直播! |
作者 中視新聞 |
2016年3月1日 |
1153 reads |
20160128有話好說:馬總統登太平島!越菲抗議美國失望! 【查看全部】 【评论】
|
|
央视记者王冠舌战哈佛博士 激辩美国南海政策(图/视频) |
作者 央视 |
2016年2月1日 |
1266 reads |
据央视新闻今天报道,央视北美首席记者王冠和美国哈佛智库学者上月就中美南海对峙展开激烈电视辩论。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國民黨打敗國民黨:淺談「虛偽文化」 |
作者 金慶松 |
2016年2月1日 |
1090 reads |
綠的大勝不是因為綠的很好,而是因為藍的太爛,國民黨自己將自己打趴、打倒,怨不得天、尤不得人。 【查看全部】 【评论】
|
|
评论“当中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时会发生什么?” |
作者 查蓉生 译者 王胜炜 |
2016年1月1日 |
1255 reads |
看完节目后,我禁不住想提出以下的意见和评论。 【查看全部】 【评论】
|
|
競爭是現實的 - 看看我們 |
作者 彭子威 |
2016年1月1日 |
1097 reads |
我在陸資公司,我是台勞,我寫簡體字,我逐漸用大陸的慣用語除了講國語(北京話),面對客戶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說英文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马云纽约经济俱乐部演讲 |
作者 马云 |
12/01/2015 |
1148 reads |
正式开始演讲之前,我想请问一下在座有多少人在使用阿里巴巴的服务?好的,不是非常多。那么,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好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日本宪法第9条 |
作者 查蓉生 译者 王胜炜 |
2015年11月1日 |
1170 reads |
日本参议院刚刚批准立法,重新解释日本的宪法,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使用军力的方式。日本宪法第9条是由美国于二战结束后制定的,禁止日本防卫力量拥有所谓的集体自卫权。换句话说,第9条明确禁止日本军队在任何情况下,与任何其他国家联合作战。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東到底有幾層“地獄”? |
作者 水秉和 |
2015年11月1日 |
1338 reads |
就在這個勞工節周末,我讀到極為有趣的一段話。這段話出自一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外交顧問Richard Fontaine之口: 【查看全部】 【评论】
|
|
領導亞投行,中國需學會挨罵和妥協 |
作者 中評社 |
2015年10月1日 |
1067 reads |
亞投行協定29日上午在北京正式簽署,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中已完成國內審批的50個國家在協議上簽字。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人拍视频体验中国高铁 引发疯狂吐槽!(视频) |
作者 一位美国游客 |
2015年10月1日 |
1264 reads |
http://ww.daliulian.com/cat43/node432153 【查看全部】 【评论】
|
|
誰來監督西方的媒體? |
作者 張一程 |
2015年9月1日 |
1091 reads |
世界周刊2015-5-24刊出冷鴻升的《美英對中報告中缺乏客觀公正》一文,用美英等對中國軍事報告的評論,說明西方國家出於政治目的,歪曲事實,缺乏客觀、公正和理性。 【查看全部】 【评论】
|
|
70年前美国人拍的中国抗日战争, 太震撼了! (文/视) |
作者 一位美国人 |
2015年9月1日 |
1267 reads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8/27/4517233.html 【查看全部】 【评论】
|
|
正確看待中國首次成為資本淨輸出國 |
作者 中评社 |
2015年8月1日 |
1139 reads |
2015年1月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029 億美元,加上中國企業在國(境)外的利潤再投資和通過第三地的投資,對外投資規模達到1400億美元,較實際利用外資額高出約200億美元,中國首次成為資本淨輸出國。 【查看全部】 【评论】
|
|
台湾学者 重新认识大陆高清版 |
作者 朱云汉 |
2015年8月1日 |
1341 reads |
【查看全部】 【评论】
|
|
奥巴马总统的遗产 |
作者 查蓉生 译者 王胜炜 |
2015年7月1日 |
1203 reads |
奥巴马总统还有不到两年的任期,人们已经开始谈论奥巴马政府的遗产。总统在任期的最后两年间,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跛脚鸭总统,并没有什么不寻常,乏善可陈也属意料之中。就奥巴马总统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参议院和众议院都由共和党实质控制著。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美國新海洋戰略針對誰? |
作者 胡志勇 |
2015年7月1日 |
1536 reads |
近日,美國發布了名為《前沿、接觸、準備: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新版海洋戰略,並首次提供了簡體中文版文本。此次公布的新版海上戰略是對2007年所公布版本的一次修訂。新海洋戰略的公布表明了美國關注的焦點。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華人數量逾450萬 亞裔最大族群 |
作者 余東暉 |
2015年6月1日 |
1043 reads |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華人人口已達452萬,其中自認為“中國人”的 434.7萬,只認自己為“台灣人”的17.3萬。華人是美國亞裔中最大的族群,也是所有少數族裔中僅次於墨西哥人的第二大族群。華人總體經濟狀況在亞裔中處於中下水準,受教育程度明顯高於美國總體水準。 【查看全部】 【评论】
|
|
马云:“互联网+”已从IT时代到DT时代 |
作者 马云 |
2015年6月1日 |
1114 reads |
阿里巴巴有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团队,专帮农民朋友“触网”。他们发来的“战报”是这样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到2018成全球最大零售市場 |
作者 中评社 |
2015年5月1日 |
1030 reads |
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最新報告預期,中國到2018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香港明年零售銷售量或錄得負增長。 【查看全部】 【评论】
|
|
亞投行: 中美博弈的拐點 |
作者 水秉和 |
2015年5月1日 |
1493 reads |
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成立是世界金融體系七十年來最大的突破,因爲它將成爲一個不是由美國控制的金融機構。亞投行的建立也是中國在三十年的中美博弈中第一次漂亮的勝利。所以,雖然關於亞投行的言論已經很多,它仍然值得我們多説幾句。 【查看全部】 【评论】
|
|
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 習近平主席博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全文) |
作者 習近平 |
2015年4月1日 |
1214 reads |
【查看全部】 【评论】
|
|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及啟示 |
作者 中评社 |
2015年4月1日 |
1132 reads |
“海上絲綢之路”(也稱海上絲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的統稱。 【查看全部】 【评论】
|
|
外媒:中国农民已走上一条单向不归路 |
作者 鑫皓 |
2015年3月1日 |
1259 reads |
BWCHINESE中文网今日刊文称,当前中国农民已走上了一条单向的不归路,而留守农民和城居农民又出现很多新的待解决问题。 【查看全部】 【评论】
|
|
王緝思: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或10年後成型 |
作者 黃博寧 |
2015年3月1日 |
1112 reads |
“新型大國關係實際上是兩個秩序的相互尊重,即美國尊重中國的國內秩序,中國尊重美國領導的全球治理秩序。”著名國際戰略問題學者、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在《大國關係》新書發佈會上對中評社記者如是表示。 【查看全部】 【评论】
|
|
十年来美签证有什么好 将加速美国灭亡! |
作者 北美崔哥 |
2015年2月1日 |
1245 reads |
圣诞前夕,崔哥我带着北京台环球春晚摄制组,在纽约街头采风。部分对话收录如下。 【查看全部】 【评论】
|
|
有錢,肯花,四海之內皆朋友 |
作者 水秉和 |
2015年2月1日 |
1035 reads |
披頭四當年有無數首暢銷曲,其中一首的名稱是”我有錢買不到愛“。一名香港小伙子聽了,頗不以為然。他説,“你把錢我,我買你呔!” 【查看全部】 【评论】
|
|
别移民了,美国早晚是中国一个省 |
作者 北美崔哥 |
2015年1月1日 |
1249 reads |
美国很纠结,不知道拿中国怎么办:入侵中国吧,她可能把你吞了;你不入侵中国吧,中国人就特别“和平”地入侵你。有钱的没钱的全来了,旅游的,留学的,投资的,走迷路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种实现汉字“ 书同文” 的最佳方案--简繁并存用者自便 |
作者 卢文全 |
2015年1月1日 |
1396 reads |
中国大陆110岁语言学家, 汉字简化方案主要制定者周有光老先生, 对于在全球华人中推广使用简化汉字满怀信心地说:“文字异形”的时代即将过去,“书同文” 的时代必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和中國的教育-學習還是不要學習其中的差異? |
作者 张一飞 |
2014年12月1日 |
1066 reads |
教育幾乎被被每一個國家都認為是非常重要的。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都把它們的文化歸功于教育。技術先進的國家認識到教育是實現其進步發展的主要因素。不發達國家認為,只有通過教育,他們才能發展自己的國家和把人民從貧窮中提昇出來。 【查看全部】 【评论】
|
|
SAT考試或影響中國青年世界觀 |
作者 杨諹 译者 中评社 |
2014年12月1日 |
1115 reads |
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了作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的學術能力評估考試(SAT)將進行改革。寫作將變為選考,並且會有一個新的評分體系。人們不知道的是,新版考試對美國的建國文獻和公民權利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從而有可能會改變整整一代中國青年的思想傾向和世界觀。 【查看全部】 【评论】
|
|
香港之乱:冷暖不知命运 |
作者 吴法天 (转发 2014-10-6) |
2014年11月1日 |
1778 reads |
这是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暂时没有查到作者,很可惜;文章写得很冷静客观,论据很充份,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很有力--香港的繁荣是反自然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從積重難返到積重能返-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 |
作者 水秉和 |
2014年11月1日 |
1303 reads |
1978年8月,少小離家老大歸,我前後在大陸停留了四十天,走過十多個城市,探訪了幾十年未見或從來未見的親戚。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對美投資2020可至1到2萬億美元 |
作者 中评社 |
2014年10月1日 |
1149 reads |
外國對中國投資帶動中國經濟持續成長優於預期,中國的企業也開始向外發展,在歐美等國進行海外投資。隨著中國的開放與自由化持續進行,中美雙方互相投資也將持續增加。 【查看全部】 【评论】
|
|
“移民赤字”觸目驚心 中國為西方培養人才 |
作者 中评社 |
2014年10月1日 |
1203 reads |
美國曾經依靠“美國夢”聚攏全球人才,在世界格局逐漸變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正逐漸把中國看成是他們新的 “逐夢之地”。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羅伯特•凱根的新保守主義宣言 |
作者 水秉和 |
2014年9月1日 |
1400 reads |
前不久,我在此論壇 (http://www.us-chinaforum.org
) 談到烏克蘭局勢時提到一位女士,即美國主管歐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紐蘭。這位從小就讀於培育精英的私立學校,然後進入常春籐大學,然後進國務院服務的美眉卻是滿嘴粗話的女強人。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近27萬中國學子負笈美國 陸生續暴漲 |
作者 余東暉 |
2014年9月1日 |
1234 reads |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IE)11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12 到2013學年共有26.55萬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學生正在美國的大學留學,繼續高居國際學生榜首,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數量繼續暴漲,又比上學年增加21.4%,總數達到23.56萬人。 【查看全部】 【评论】
|
|
專譯:李光耀發文稱中國該重新定義海洋規則 |
作者 李光耀 編譯者 黃蔚 |
2014年8月1日 |
1499 reads |
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首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Lee Kuan Yew),昨日在《福布斯》網站個人專欄上發表題為《中國無拘束:重新定義海洋規則》的評論文章 【查看全部】 【评论】
|
|
華府觀察:兩頭得罪的美國令中俄走得更近 |
作者 余東暉 |
2014年8月1日 |
1253 reads |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美國官方和外交學界“冷眼相看”,但媒體有密集報道。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美必须现在建立互信,以避免来日冲突 |
作者 梁建邦 译者 王胜炜 |
2014年7月1日 |
1929 reads |
东南亚社会曾经相对和平地共存。中国与东盟(東南亞國家聯盟) 于2003年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于2010年推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同样地,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历史恩怨都明智地留给后人去解决。 【查看全部】 【评论】
|
|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三) |
作者 李毅 |
2014年7月1日 |
1666 reads |
中国农民阶级的迅速衰亡,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伟大的成就。所谓社会现代化,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农民工人化、农村城市化。2011年,从事农业的中国农民,已经不到一亿五千万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郑永年: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及其失误 |
作者 郑永年 |
2014年6月1日 |
1428 reads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就是亚洲的一部分,其在亚洲的利益和影响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前些年,美国宣布要“重返亚洲”。从经济角度说,这有其必然性。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并且这种局面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查看全部】 【评论】
|
|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二) |
作者 李毅 |
2014年6月1日 |
1641 reads |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分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见图5-3。首先,非农劳动人口,从1979年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到1993年接近总数的一半,这是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大进步,这是辉煌的成就。第二,农民工从两千多万发展到一亿多人,在人数上超过了城市工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第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重生了。 【查看全部】 【评论】
|
|
張亞中:台灣的“逢中必反”陰影何解 |
作者 张亞中 |
2014年5月1日 |
1272 reads |
蔣經國解除戒嚴、開放黨禁,並允許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讓台灣民主的幼苗破土而出。當時的民主不僅打破了國民黨獨占政治舞台的現象,更為兩岸交流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查看全部】 【评论】
|
|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一) |
作者 李毅 |
2014年5月1日 |
1669 reads |
感谢给我这个机会来山东大学分享一些研究结果。向林聚任先生致敬。山东大学社会学是中国华东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查看全部】 【评论】
|
|
智慧;近在咫尺... 却难以把握 |
作者 麥可∙利威 译者 王胜炜 |
2014年4月1日 |
1249 reads |
科学还无法以科学术语定义智慧的真正意义。是不是需要某种聪明的或数学性的证明来确认智慧的存在? 【查看全部】 【评论】
|
|
當代人類的鴉片-手機 |
作者 中评社 |
2014年4月1日 |
1308 reads |
現在跟很多朋友一起吃飯聊天,對方都在不停的Line (是一種用戶間可以不分國界、不分電訊網路而享用免費語音通話、傳送免費短訊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自拍,刷屏,心不在焉,不由的悲從心生,看別人不停的擺弄手機,我就是因此換了3G手機。 【查看全部】 【评论】
|
|
“解放”与中国的文化崛起 |
作者 郑永年 |
2014年3月1日 |
1369 reads |
中国有条件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但今天的中国文化则是出于萎缩状态。关键在于缺失文化发展和创新。那么,中国的文化创造和创新如何可能呢?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地緣與文明:建立中國對中亞常識性認知(三) |
作者 昝濤 |
2014年3月1日 |
1200 reads |
18世紀中葉開始,沙俄不斷向中亞地區擴張和侵占,不少部落被先後“合併”進了俄國,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個汗國也被先後征服。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地緣與文明:建立中國對中亞常識性認知(二) |
作者 昝濤 |
2014年2月1日 |
1228 reads |
在南-北對峙/並立的格局下,西域對中原王朝而言,主要還是向西的地緣戰略問題,但其中亦逐漸具有了文明碰撞的元素。從中華帝國的角度說,它先後遭遇了兩種從西方而來的、帶有帝國政治擴張特征的大文明形態:伊斯蘭文明與歐洲現代性文明。故在近代之前所謂的文明碰撞就是:世俗的華夏文明與一神信仰的伊斯蘭文明的接觸。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丢掉官腔 認真辦事 |
作者 張一程 |
2014年2月1日 |
1253 reads |
日本首相安信晉三在2013年12月26日故意高調參拜了供奉甲級戰犯神位的靖國神社,數天後中國外長王毅與俄國、韓國、美國、德國、越南等國外外長通電話,“交換意見”,希望各國能攜手向日本施壓。 【查看全部】 【评论】
|
|
地緣與文明:建立中國對中亞常識性認知 (一) |
作者 昝濤 |
2014年1月1日 |
1453 reads |
西北是中原的邊疆,中亞是中國的邊緣,但它們又同時是內亞大陸的核心,是麥金德意義上的地緣樞紐。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世界上引用最多的社会名词”小三”和美中关系 |
作者 张一飞 译者 王胜炜 |
2014年1月1日 |
1383 reads |
我和我儿子杰瑞上个月的中国之旅十分愉快,令他兴奋,令我惊讶。杰瑞拍了800张照片,我希望他会在某个地方展示它们,而我想在这里谈论的是一个社会名词,”小三” 。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兩岸僑民大規模示威奏效 ABC深夜道歉 |
作者 中评社 |
2013年12月1日 |
1236 reads |
编者注:本文中所有照片由中評社記者宋楷文攝;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1 16:39:26 【查看全部】 【评论】
|
|
深秋的道别 |
作者 王胜炜 |
2013年12月1日 |
1408 reads |
10月14日凌晨1点,三姊突然醒来,5分锺后护士来电,说你1点时脉搏微弱,呼吸停止。阿四,那个时候,是你悄悄来跟三姊道别的吗?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的文化现状及其“走出去”困局 |
作者 郑永年 |
2013年11月1日 |
1375 reads |
中国数千年古老文明,是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中国文明也曾经为西方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西方启蒙时代哲学吸取了很多中国的理性主义文化。 【查看全部】 【评论】
|
|
北極正在融化 傳說中的航道 |
作者 中評社 |
2013年11月1日 |
1244 reads |
加拿大北極科學家巴貝和馬修在2009年親眼目睹了這一場景。“我們正打算登上這塊浮冰,突然,一股海浪打來,整塊浮冰被海浪頂起,我親眼看到它分裂成了很多100米長大小的冰塊。”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製造”的機遇與挑戰 |
作者 中評社 |
2013年10月1日 |
1280 reads |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第三次工業革命悄然而至。像歷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改變國家間的比較優勢條件和產業競爭的關鍵資源基礎。這將深刻影響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演進的路徑和進程,對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構成巨大挑戰。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個德國人圖解中西文化差異 |
作者 中評社 |
2013年10月1日 |
1438 reads |
下面那些圖畫都是一個德國人畫的,看來他對中國文化還是頗有些研究的。至少他看到了問題的表面,這已經很不一般。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为应对下一个中国做好准备 |
作者 斯蒂芬•S•罗奇 译者 王胜炜 |
2013年9月1日 |
1537 reads |
下一个中国即将到来。然而,美国仍然迷恋著旧中国,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进行的重大转变毫无准备。7月10至11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将提供两国重塑很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经济关系的重大机遇。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东京应该向柏林学习 |
作者 揭钧 |
2013年9月1日 |
1606 reads |
日本副总理兼财务相麻生太郎说,二战前德国魏玛宪法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纳粹宪法,这是在谁都没有注意的时候发生的变化。 【查看全部】 【评论】
|
|
華人地位提升 振興唐人街已成共同使命 |
作者 中评社 |
2013 年8月1日 |
1313 reads |
近年來,海外新華埠興起意味著華人不再是100多年前靠“三刀”(菜刀、剃刀、縫紉刀)為生的族群,而漸成“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為主的白領階層,華人地位的提升不能忘本,不能讓“祖厝”破敗下去,如何對各地華埠遺跡做好保護,賦予新生命,也伴隨華人形象同步提升,將是所有華人無法逃避的使命。 【查看全部】 【评论】
|
|
流动性泛滥下的“钱荒” |
作者 朱宁 |
2013年8月1日 |
1355 reads |
近期中国国内出现的“钱荒”事件,不但对银行和金融机构构成了一次重大的冲击,给A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也吸引了全球众多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关注。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三国博弈 |
作者 查蓉生 译者 王胜炜 |
2013年7月1日 |
1770 reads |
最近中国和日本在中国东海的钓鱼群岛纠纷,获得了亚洲和美国的极大关注,它有可能演变成这个地区没有人愿意看到的军事冲突。虽然这是中日之间的冲突,美国还是有所介入,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与日本具有某种防卫条约。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怪異離奇的節日 - 以四月為例 |
作者 金慶松 |
2013年7月1日 |
1378 reads |
4月3日的TOT演講聚會(Tower Oaks Toastmasters Club,簡稱TOT)〔註一〕,我擔任主持人(Toastmaster of the Day),主持人的責任之一,就是要選個當日會議的主題,我靈 光一現選了「怪異離奇的節日」(Bizarre April Holidays) ,很令人眼睛一亮!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能否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 |
作者 郑永年 |
2013年6月1日 |
1435 reads |
亚洲国家随着发展越来越像西方国家了。这当然是西方的胜利,西方的崛起,而不是亚洲的崛起。亚洲通过学习西方而崛起,这是大多数西方学者的解释,也为亚洲大多数人所认同。在这个背景下,亚洲当然不是除西方之外的另外一个选择,亚洲只是西方的延伸。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近七成美國人反對美出兵介入台海戰爭 |
作者 余東暉 |
2013年6月1日 |
1311 reads |
最新發布的美國民調發現,假設台海爆發戰爭,69%的美國人反對美國出兵介入,這個比例比2004年時提高了8個百分點。
【查看全部】 【评论】
|
|
為什麼我們的政府面臨財政崖危機而別國没有? |
作者 凌渝郎 譯者 王勝煒 |
2013年5月1日 |
1475 reads |
偉大的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與他的學生討論正義這個議題時,有一位學生說,當你還清你的債務,你做的事就合乎正義。我認為我們美國人能同意這個評估。然而,如何支付我們的國家債務(超過16萬億美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一個理性的人明白,一旦負債,就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增加收入和減少支出。唔,這是知易而行難的。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國人面臨退休以後變成窮人的困境 |
作者 唯一 |
2013年5月1日 |
1398 reads |
路透(Reuters)刊登文章說,現在美國的老年人在社會中屬于經濟上比較好的。但是接下來準備退休的的一代 - 比如嬰兒潮人士 - 就不會那麼幸運了。養老金減少,社保降低,房地產泡沫,這些都意味著中產階級和低收入的老人將面臨一個窮困的晚年。 【查看全部】 【评论】
|
|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
作者 中評社 |
2013年4月1日 |
1367 reads |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即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著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与李心培博士探讨民主问题 |
作者 卢文全 |
2013年4月1日 |
1462 reads |
笔者认真读了李心培博士二0一三年二月一日,在www.ChinaUSFriendship.com上发表题为“真正的民主” 一 文后,感觉颇有新意,特与作者做一点探讨。 【查看全部】 【评论】
|
|
殷人东渡美洲新证 — 从甲骨文东传墨西哥看商代文化对新大陆的影响 (一) |
作者 范毓周 |
2013年3月1日 |
3849 reads |
殷人东渡美洲是近年中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不少中外学者都曾发表过许多论著,提出过不少假说和推断。 【查看全部】 【评论】
|
|
殷人东渡美洲新证 — 从甲骨文东传墨西哥看商代文化对新大陆的影响 (二) |
作者 范毓周 |
2013年3月1日 |
4281 reads |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王室贵族用来记录他们日常占卜活动的纪录,事实上,他们也在青铜器(图8)、玉器(图9)和石器上铸刻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字。 【查看全部】 【评论】
|
|
釣魚島問題的暗算和隱憂 |
作者 揭 鈞 |
2013年2月1日 |
2179 reads |
研究生的生活結束時﹐內人和我帶著兩個娃娃﹐1969年到滑鐵盧﹐因為參加同學們的許多活動﹐他們和我們沒有你我之分﹐友誼讓我們忘記人地生疏﹐歡笑充實了生活。 【查看全部】 【评论】
|
|
真正的民主 |
作者 李心培 |
2013年2月1日 |
1532 reads |
甚麼是民主?依照目前西方國家的解說,民主是每個公民都能作主的權利,每個公民都有一票,不管你是不是一文不值的流浪漢,或者是英文都看不懂的新移民,都可以跟有知之士像大學教授,政學權威,同樣以一人一票參與所有的政治選舉。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評:QE3的背景、特徵及其影響 |
作者 谭小芬 邓丽婷 |
2013年1月1日 |
1543 reads |
2012年9月13日,美聯儲終於宣布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QE3出台的背景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2012年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構成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威脅。 【查看全部】 【评论】
|
|
奥巴马应采取新做法应对中国 |
作者 顾屏山 译者 王胜炜 |
2013年1月1日 |
1880 reads |
奥巴马总统的下一届政府虽然有无数的挑战尚待解决,中国不必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做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和双边关系。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不会硬着陆 |
作者 史蒂芬•S•罗奇 译者 王胜炜 |
12/01/2012 |
1504 reads |
纽黑文 (NEW HAVEN) - 越来越多人忧虑中国经济可能会“硬着陆。”过去一年中国股市下跌了20%,处于2009年的水平。最近,采购经理人指標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工业產出、零售额和出口数据持续疲软,更加剧了此種焦虑。许多人现在担心,長久以來身為全球经济最强大引擎的中国,正在缺乏运行的燃料。 【查看全部】 【评论】
|
|
海嘯碎片揭示古早時期人們如何越過太平洋 |
作者 夏洛特•哈里斯•里斯 译者 王胜炜 |
12/01/2012 |
1574 reads |
來源:www.AsiaticFathers.com 或 www.HarrisMaps.com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
作者 韩和元 |
2012年11月1日 |
1785 reads |
美国著名军事政治专家乔治.弗里德曼博士于2011年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在以出口为主的结构和贫穷的冲突下,未来10年内将陷入‘危机’”。他所基于的一个理由是“中国是没有内部经济的国家。欧洲和美国不买中国产品就无法生存”,在他看来“中国就像外部世界的人质”。 【查看全部】 【评论】
|
|
克林顿的非洲之旅对美中将有什么影响? |
作者 塞德∙艾哈迈德 译者王胜炜 |
2012年10月1日 |
1761 reads |
8月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开始非洲之行,访问塞内加尔、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南非、加纳,并包括在奈洛比与索马里领导人会谈。
【查看全部】 【评论】
|
|
鄭海麟:日人所繪地圖標示釣魚島屬中國 |
作者 鄭海麟 |
2012年10月1日 |
1965 reads |
日人林子平(1738-1793)所繪《三國通覽圖說》附圖中的《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是目前在中、日、琉球的史籍中留存下來有關釣魚台列嶼屬中國領土的重要文獻。此圖用彩色繪製,其中日本本土用紫色、琉球王國用茶色、中國本土用淡紅色(其中台灣島用深黃色)。 【查看全部】 【评论】
|
|
張亞中:東海和平倡議可否從兩岸開始? |
作者 張亞中 |
2012年9月1日 |
1499 reads |
馬英九8月5日在台北賓館出席“中日和約生效60週年紀念展暨座談會”時,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五點,希望相關各方:(一)應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二)應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三)應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四)應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為準則;(五)應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 【查看全部】 【评论】
|
|
鄭海麟:關於釣魚台列嶼主權誰屬的聲明 |
作者 鄭海麟 |
2012年9月1日 |
1715 reads |
位於東中國海淺海大陸架上的釣魚台列嶼,自古以來便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從歷史文獻、地理地質構造、國際法理的角度來評判,其領土主權皆屬於中國,具體有如下證據。 【查看全部】 【评论】
|
|
第二次中美對話閉幕詞:“建立互信” |
作者 何志平 譯者 王勝煒 |
2012年8月1日 |
1606 reads |
“美中關係將塑造21世紀。” - 奧巴馬2009年7月
“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不僅能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將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寶貴貢獻。” - 胡錦濤 2012年5月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應調整人口政策 |
作者 中評社 |
2012年8月1日 |
1529 reads |
陝西省23歲的馮建梅被當地政府強制引產一事,注定將成為中國計劃生育歷史上的一個瘡疤。隨著國內外媒體曝光此事,中國政府部門也開始對此表態。中國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在一份聲明中稱,“人口計生工作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不良影響,損害黨和國家形象。……(我們必須)從源頭上預防粗暴執法、行政侵權問題的發生。”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国能否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 |
作者 郑永年 |
2012年7月1日 |
1805 reads |
亚洲国家随着发展越来越像西方国家了。这当然是西方的胜利,西方的崛起,而不是亚洲的崛起。亚洲通过学习西方而崛起,这是大多数西方学者的解释,也为亚洲大多数人所认同。在这个背景下,亚洲当然不是除西方之外的另外一个选择,亚洲只是西方的延伸。
【查看全部】 【评论】
|
|
異化的九二共識 |
作者 張亞中 |
2012年7月1日 |
1644 reads |
2012年1月14日,台灣大選結束,民進黨挫敗。大概沒有人會否認,民進黨不能接受“九二共識”是影響此次大選結果的一項重要因素。
【查看全部】 【评论】
|
|
唯无为可以定是非-庄子的是非观及其对当今世界和平的启示 |
作者 彭成义 |
2012年6月1日 |
2115 reads |
虽然人类已经迈入新千年都十多年了,但是世界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太平。不管是世纪初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还是过去一年中东北非的动荡与变局,再到如今西方对于叙利亚及伊朗不断增大的战争调门及可能性,人们都有理由对前景显得悲观。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中國對黃岩島擁有領土主權 |
作者 記者 付志剛 |
2012年6月1日 |
1650 reads |
4月13日,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在其官方網站使用英文刊出了《中國對黃岩島的領土主權擁有充分法理依據》一文, 用大量事實指出中國對黃岩島的領土主權擁有充分法理依據, 且一直對黃岩島進行長期開發和利用, 同時也從法理、史實等方面駁斥了菲律賓對黃岩島的聲索。 【查看全部】 【评论】
|
|
二大要素决定欧元必然崩溃 |
作者 韩和元 |
2012年5月1日 |
2156 reads |
G20的财长们于2月下旬齐聚墨西哥城讨论世界经济大事,欧债危机首当其冲成为焦点话题。事实上早在2012年1月下旬,于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年会上,这种迹象就已表露无遗。 【查看全部】 【评论】
|
|
棋赛的真义 |
作者 金其一 译者 金庆松 |
2012年5月1日 |
1892 reads |
忧云深虑熟思,一颗汗珠由大将军眉头滴落。户外,附近的一片枫叶轻轻飘落,著名的黑家军的士兵们正期待着大将军的一声令下,开始对白军展开战斗。身着乌黑盔甲,黑家军骄傲、强大地挺立。 【查看全部】 【评论】
|
|
石台故事——爱心助学石台走访纪实 |
作者 郭小华 卢丽娟 |
2012年4月1日 |
1911 reads |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安徽石台,留下了诸多感动与大家分享。使我们深受感动的不是那里人们的苦难, 因为苦难到处都有, 使我们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 【查看全部】 【评论】
|
|
談歷史上中國對韓、日思想及文化的影響 (二)---《另眼看歷史》又一章 |
作者 呂正理 |
2012年4月1日 |
2101 reads |
日本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時期是日本歷史發展的一段關鍵年代。原本日本的佛教和儒術是從百濟引入的,推古天皇卻在西元600年時派出使節團,直接與中國隋朝接軌, 稱為「遣隋使」。後來日本又派出四次遣隋使。唐朝時,日本更派出了十九次的「遣唐使」。 【查看全部】 【评论】
|
|
科技化的政治社会活动 |
作者 王海 译者 王胜炜 |
2012年3月1日 |
1905 reads |
据盖洛普2008年的民意调查,18至29岁的登记选民赞同奥巴马当选总统比赞同麦凯恩当选总统的人數超出近30%。虽然年輕人明顯偏爱奥巴马,两位候选人在年紀較大群体中的竞争則是不相上下。 【查看全部】 【评论】
|
|
談歷史上中國對韓、日思想及文化的影響 (一)---《另眼看歷史》又一章 |
作者 呂正理 |
2012年3月1日 |
1953 reads |
古代中國與韓國、日本之間有什麼樣的互動和影響,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淺談中、韓、日之間的歷史互動〉裡已經把有關種族源流和政治、軍事方面大致敘述了。以下這篇文章要談的是有關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互影響。 【查看全部】 【评论】
|
|
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三):為何應該選擇共同體史觀 |
作者 張亞中 |
2012年2月1日 |
2039 reads |
2010年10月初,撰寫完<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一):現有的史觀問題在哪裡>(刊登於《中國評論》,2010年11月號,總第155號)一文。為了瞭解大陸朋友的看法,特別在10月底藉參與21世紀基金會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舉辦研討會的機會,另走訪上海台研院、上海東亞所,隨後出席10月27日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舉行的「兩岸政治定位高階對話」研討會,接著去北京一趟拜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與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 【查看全部】 【评论】
|
|
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四):為何應該選擇共同體史觀 |
作者 張亞中 |
2012年2月1日 |
2154 reads |
《表2》最右邊是所謂的基本教義派,這也是在台灣民主化以前,追求獨立者的基本論述。顧名思義,「顯性台獨」明確地以建立台灣國為最終目標,他們希望透過公投達到「正名制憲」的目標。 【查看全部】 【评论】
|
|
序言: 「通胀的真相」 |
作者 王胜炜 |
2012年1月1日 |
2442 reads |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查看全部】 【评论】
|
|
能源平衡 |
作者 克里斯托夫•弗雷 譯者 王勝煒 |
2012年1月1日 |
1806 reads |
過去十年間世界已發生根本變化的說法在2010年已經成為老生常谈。不過,2011年對全球能源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的一些事件,人們將銘記於心。中東、北非和福島悲劇的發展,增加人們應對的壓力;它們代表解決全球能源挑戰的重大挫折。 【查看全部】 【评论】
|
|
分析近期美国的异动 |
作者 辛一山 |
2011年12月1日 |
1815 reads |
美国的人民币汇率议案。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将之称为异动有点可笑,但今年的人民币汇率议案则又可能通过或形成直接的经济对抗,因此称之为异动。因为今年的人民币汇率议案有可能称为美国转移国内民众不满的工具。 【查看全部】 【评论】
|
|
統一中國, 復興中華 - 紀念辛亥革命百年 |
作者 李志鍾 |
2011年12月1日 |
1942 reads |
一 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年成功, 推翻滿清, 建立共和, 中華民 國成立. 惟立國伊始, 政局動盪. 軍閥割據, 袁世凱稱帝, 偽滿成立, 東北割據, 日本侵華, 列強霸佔,抗日, 內戰, 几無寧日.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必须在亚洲和中国分享权力 |
作者 休‧怀特 编译者 林孟 |
2011年12月1日 |
2075 reads |
奥巴马宣布美军驻扎澳洲北部,显然是在亚洲遏制中国的重要军事部署之一。澳洲主要报纸《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11月16日发表澳洲国立大学战略研究教授、悉尼独立智库洛维研究所(the Lowy Institute)访问学者休‧怀特(Hugh White)的文章说,堪培拉应当告诉奥巴马,澳洲对中国的看法和美国不同。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個12歲小姑娘在聯大的演講 讓全世界沉默 |
作者 塞弗恩•鈴木 譯者 天涯社區 |
2011年11月1日 |
1935 reads |
我們是一個由十幾歲孩子組成的小群體,我們想改變些什麼。我們自己掙錢支持我們旅行5000英里來到這里,只為告訴你們成年人,你們必須改變你們的生活方式。 【查看全部】 【评论】
|
|
張亞中:舊金山和約六十週年的省思 |
作者 張亞中 |
2011年11月1日 |
2020 reads |
六十年前的今天,1951年9月8日,《舊金山和約》簽署。由於該約中,日本僅宣布放棄台灣澎湖,而未明文交還給中國,為當時美國主張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賦予了隱含的法律依據。 【查看全部】 【评论】
|
|
一名西工大学生的感悟 |
作者 一名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学生 |
2011 年10月1日 |
1948 reads |
肖先生,您好!今天下午有幸聆听您的讲座,受益匪浅,感到非常的荣幸!从您的近三个小时的讲座里学生学到了很多在大学学不到的东西,同时,您的很多观点学生也非常同意,比如恋爱观、人性的分析等等。在此,学生在这里表达对您最崇高的敬意! 【查看全部】 【评论】
|
|
周敏:从“外来人”变成模范美国人 |
作者 周敏 译者 叶琦保 |
2011年10月1日 |
2310 reads |
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现任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个消息真让我感到兴奋。 【查看全部】 【评论】
|
|
“來吧,駱家輝” 是中美一個機會 |
作者 楊劍 |
2011年9月1日 |
1912 reads |
駱家輝要來了。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接替洪博培擔任駐華大使,7月27日這項提名獲得美國參議院的通過。由於駱家輝的華裔背景,這一提名立刻引起了中美各個方面的熱議,甚至引起亞洲其他國家的關注。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評: 中美與亞洲鄰國南海戰略博弈 |
作者 高祖贵 |
2011年9月1日 |
1895 reads |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躍上新高度,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進入新階,呈現新態勢。這種新態勢的集中體現就是中國、美國、中國的亞洲鄰國三者之間的大聯動。 【查看全部】 【评论】
|
|
新儒學對中國現代化與重建國際秩序的意義 |
作者 朱高正 |
2011年8月1日 |
2348 reads |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崛起牽動了各方的關注,首當其衝的,就是主導了近現代世界最近五百年發展的西方勢力。 【查看全部】 【评论】
|
|
西雅图的同胞们,了解你们的中国姐妹:姐妹城市重庆 |
作者 刘雯 译者 王胜炜 |
2011年8月1日 |
2324 reads |
你可能时不时听到过人们用美国术语或地名来描述中国。例如,上海金融区是中国的曼哈顿,而清华大学是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这还有一个例子:长江上的芝加哥。 【查看全部】 【评论】
|
|
日本“震波”下的中國工業 |
作者 |
2011年7月1日 |
2141 reads |
近些年,中國進入核電大躍進時期,在建核電站數量全球最多。對於此次日本核電事故,此前曾有相關人士表示中國核電發展將不受影響。但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要求“正在規劃中的核電項目一律暫停審批”。4月,政府部門牽頭對全國核電展開安全檢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湯紫德稱此舉能對“過熱”的核電建設,予以迅速“降溫”,同時利於消除安全隱患。 【查看全部】 【评论】
|
|
謝國忠: 債務危機發酵 全球經濟危機即將來臨 |
作者 謝國忠 |
2011年7月1日 |
1873 reads |
全球經濟正在再次下降。去年夏天就出現過類似場景。美聯儲的第二輪量化寬鬆通過抬高全球股市而扭轉了這一下降趨勢。但是這種財富效應非常短命,因為油價飈升對消費者造成了很大影響。因此這場順風終結後,結構性問題再次暴露出來,而此時第二輪量化寬鬆才剛剛實施不久。 【查看全部】 【评论】
|
|
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一):現有史觀的問題在哪裡? |
作者 張亞中 |
2011年6月1日 |
2375 reads |
歷史是死的,歷史教育卻是活的;歷史是過去式,但是史觀卻可以是未來式。昨天的政治就是今天的歷史,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歷史。 【查看全部】 【评论】
|
|
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二):現有史觀的問題在哪裡? |
作者 張亞中 |
2011年6月1日 |
2351 reads |
台獨史觀倡議者首先以「台灣定位未定論」做為其史觀的一部分。1988年4月17日民進黨第二屆第一次臨時大會通過的<台灣主權獨立決議文>(簡稱<四一七決議文>)即以此為理由。該文稱:「由於1952年的舊金山「對日和約」與1952年的「中日和約」均未決定將台灣的主權歸屬任何一個國家,未來任何台灣國際地位之變更,必經台灣全體住民自決同意」。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华人社会人口和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一) |
作者 周敏 |
2011年5月1日 |
3854 reads |
美国华人是非欧洲裔族群中最早移民美国的族群,也是亚裔群体中最大的族群。他们在美国移民和定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甚至更早。 【查看全部】 【评论】
|
|
美国华人社会人口和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二) |
作者 周敏 |
2011年5月1日 |
6012 reads |
首先,与早期赴美的华人移民相比,当代美国华人新移民的来源地更具多元化。他们不但来自中国大陆,而且来自大中华经济圈,如香港和台湾,以及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即使来自中国大陆,也不仅仅限于广东的四邑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查看全部】 【评论】
|
|
沃克的世界:美國,中國和糧食 |
作者 馬丁‧沃克 譯者 王勝煒 |
2011/04/01 |
2389 reads |
編輯小記: 美国合眾国际新闻社 (UPI) ,版權所有 (www.upi.com,2011年1月17號 上午06點 29分)
【查看全部】 【评论】
|
|
淺談中、韓、日之間的歷史互動(二)---《另眼看歷史》外一章 |
作者 呂正理 |
2011年4月1日 |
2685 reads |
唐朝中葉起就已經藩鎮割據,是個戰亂的時代,最後流寇大起,也就是農民起來革命,導致國家滅亡。同一段時間,朝鮮半島上也是一樣的故事在上演,新羅王朝經過混亂的中代、下代政治,走到盡頭,發生農民起義,最後被高麗王朝取代。 【查看全部】 【评论】
|
|
日本是否應該將釣魚台列嶼(尖閣列島)移交給中國? |
作者 布拉德‧威廉姆斯 譯者 王勝煒 |
2011年3月1日 |
2409 reads |
去年九月,日本以中國漁船船長在有爭議的海域撞擊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船隻為由,而將其逮捕,此舉再度引發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中國對逮捕事件的強硬反應和日本在危機時候的媚態,在許多方面都折射出兩個亞洲巨人不斷變化的權力關係。 【查看全部】 【评论】
|
|
淺談中、韓、日之間的歷史互動(一)---《另眼看歷史》外一章 |
作者 呂正理 |
2011年3月1日 |
3664 reads |
拙著《另眼看歷史》於今年七月由遠流出版,內容主要是把古今的東亞歷史分成四個時段,各數百年不等,在各時段中同步敘述中、日、韓、台灣及其周邊世界的多角歷史互動。出 【查看全部】 【评论】
|
|
珍珠港的真正教訓 |
作者 詹姆斯‧布拉德利 譯者 王勝煒 |
2011年2月1日 |
2312 reads |
在珍珠港襲擊69週年紀念之日 (12/07/1941 夏威夷時間, 日本時間12月8日清晨),《父輩的旗幟》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解釋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如何第一次插足亞洲事務,和為什麼我們又正在如法泡製一場危險的遊戲。 【查看全部】 【评论】
|
|
北美蘑菇会 |
作者 李微微 戴小杨 |
2011年2月1日 |
2865 reads |
这个蘑菇会是我从报纸上发现的。华盛顿邮报上的消息是这么写的:“某月某日大华府地区(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和近郊的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周边地区)蘑菇协会将举办野生蘑菇品尝宴会。宴会费只要十美元。自带蘑菇者免费。欢迎大家参加。不过非会员要在入口处现场入会。会费一年二十美元。地址在某地某图书馆。” 【查看全部】 【评论】
|
|
忽視中國會帶來危險——奧巴馬應記取西奧多•羅斯福的教訓 |
作者 詹姆斯‧布拉德利 譯者 王勝煒 |
2011年1月1日 |
2191 reads |
編者註:感謝詹姆斯‧布拉德利先生讓我們發表此文。此文首刊於2010年11月16日福克斯新聞網站www.FoxNews.com。 【查看全部】 【评论】
|
|
我认识的美国领养家庭 |
作者 戴美新 |
2011年1月1日 |
3358 reads |
在美国看到白人夫妇带着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不用问就知道是从东方领养来的。友人鲍伯(Robert)和安娜(Anna)在2004年前从中国四川领养了女娃丹妮尔。他们被这个中国女儿的聪明伶俐、甜美乖巧所折服,觉得太可爱了,决定领养第二个女儿,给丹妮尔找个妹妹做伴。 【查看全部】 【评论】
|
|
量化宽松政策分析 |
作者 辛一山 |
2010年12月1日 |
2412 reads |
量化宽松是一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查看全部】 【评论】
|
|
社交 |
作者 王海 译者 王胜炜 |
2010年12月1日 |
2357 reads |
想像一下,你大学的管理員發現你在社交网站「臉書」(Facebook)上男扮女裝的照片,並因此將你逐出校門。对于大学生迈克尔‧圭因而言,他被大学开除,正是因为「臉書」上的這樁事。 【查看全部】 【评论】
|
|
国际货币汇率战的终极全赢大战略---举世共筹“初级世界元” |
作者 费查理(费穗宇) 庞忠甲 |
2010年11月1日 |
2366 reads |
美国众议院上月底刚才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旨在惩罚人民币低估的法案,授权政府对“人为操纵汇率国家”的产品,课征报复性关税。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不大幅提高人民币的币值的话,美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中国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和贸易壁垒政策。 【查看全部】 【评论】
|
|
从台湾与钓鱼岛问题透视中外关係 |
作者 俞力工 |
2010年11月1日 |
2452 reads |
本年9月18日,筆者以《釣魚島上檢討過去、展望將來》一文中,提及美國1941年受日本攻擊後,為鼓勵中國加大對日抗戰強度,籌畫了目的在於維護中國利益的“開羅宣言”(1943年底)。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迈向“二十一世纪民主”──试论中国政改优化创新超越之路(I) |
作者 庞忠甲 |
2010年10月1日 |
3671 reads |
本文初稿曾在2003年7月19日载于“学说连线”(www.xslx.com)。七年多来世局沿革,尤其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显示文中研议内容仍不乏现实性。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迈向“二十一世纪民主”──试论中国政改优化创新超越之路(Ⅱ) |
作者 庞忠甲 |
2010年10月1日 |
3590 reads |
中国后文革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政,开创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民生大幅改善,国力迅速增强,社会生活充满活力和希望。进入今年第三季,中国已经晋身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迈向“二十一世纪民主”──试论中国政改优化创新超越之路(Ⅲ) |
作者 庞忠甲 |
2010年10月1日 |
3721 reads |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合法当选总统共和党人乔治.布什和对手民主党候选人艾尔.高尔的实际得票数几乎相等,实际上高尔还多了五十四万票。布什得票率不超过合法选民总数的四分之一。
【查看全部】 【评论】
|
|
迈向“二十一世纪民主”──试论中国政改优化创新超越之路(Ⅳ) |
作者 庞忠甲 |
2010年10月1日 |
3157 reads |
选贤举能,从孔夫子到柏拉图,都不以为非直接投票选举不可;但脱离民意票决的选贤举能,又如何保证人民行使最高的也是最后的选择权呢? 【查看全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