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李其澤:美急於終結俄烏戰爭 目的何在?
針對美俄領袖通話協商俄烏戰爭停火,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李其澤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承諾就職後要迅速終結俄烏戰爭,所以在協商的過程中是相對急躁的一方,俄羅斯則相對游刃有餘,總統普京可望透過協商提出更多要求,烏克蘭的處境相對不利。
李其澤表示,特朗普要俄烏停火,一方面是要擺脫援助烏克蘭的無底洞,一方面則是打算收拾戰場,後續要將戰略資源及目標轉移到印太地區,準備與中國博弈。
李其澤,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政治學博士,曾任“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研究員、“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秘書,現任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專題研究、國際政治與現勢、全球治理等。
特朗普和普京18日針對俄烏克蘭戰爭一事進行通話,雙方經討論後,普京同意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停火30天、互換175名戰俘。對此,有俄媒報導指出,普京要求特朗普正式承認,俄軍在烏克蘭的4州佔領區與克里米亞屬於俄國領土,包括盧甘斯克州(Luhansk)、頓內次克州(Donetsk)、劄波羅熱(Zaporizhzhia)、赫松州(Kherson)以及克里米亞,理由是“俄國已到手的不退還”。
對於美俄領袖協商俄烏停火的情況,李其澤指出,進展不如外界所期盼,最初美方曾經提出全面停火的構想,但在特朗普與普京的直接溝通中,普京只同意了對烏克蘭能源供給及基礎設施方面有限停火,雙方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展現出推動和平進程的意願,但實際進展卻遠未達到國際社會普遍期望的決定性突破。
李其澤觀察俄烏停火談判,他認為,俄羅斯占據上風,烏克蘭雖然是交戰的一方,但沒有話語權,美國則因為特朗普表現出急於追求具有“決定性”、“長期的”和平成果,導致在談判的過程中,俄羅斯掌握更多談判空間,當美國希望俄烏早日停火,而關鍵點落在俄羅斯手上,普京便可以游刃有餘,慢慢爭取更多有利俄國的條件,可以透過分階段、漸進式的策略來換取更多更大範圍的戰略利益,而非直接迎合特朗普急切求成的態度。
他指出,特朗普急於實現俄烏停火,一方面是要擺脫援助烏克蘭的無底洞,可以看見,美方還對烏克蘭提出償還先前的戰爭援助,甚至要求烏克蘭必須接受現實,也就是被俄軍占領的領土在軍事層面上基本無法收回,特朗普的談判策略試圖將烏克蘭問題甩給歐洲,從而讓美國擺脫這個耗費巨大的“無底洞”,畢竟美國在過去3年來在烏克蘭問題上的介入,已使其在國際軍事與外交上付出了巨大成本。
李其澤說,美國另一方面則是打算收拾戰場,將戰略資源及目標從歐洲轉移出去,特朗普政府藉此試圖緩和因烏克蘭戰爭而急劇惡化的美俄關係,希望在解除或放寬對俄羅斯的部分制裁後,達成一種新的戰略平衡。同時醞釀將戰略焦點轉移至印太地區,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李其澤認為,從這一系列複雜的政治博弈中,可以看出,當前美俄之間針對俄烏戰爭停火問題的協商,雖然在表面上展現出和平推進的曙光,但實際上仍存在諸多限制與潛在風險。從整體上看,目前談判達成的成果仍然非常初步,並且遠未達到一個具有實質性、長期和平效果的全面協議。
此外,李其澤指出,特朗普的急躁心理可能最終將迫使烏克蘭在談判桌上作出更多讓步,進一步削弱其本已脆弱的談判地位。面對特朗普提出的種種苛刻要求,烏克蘭很可能不得不在領土完整、北約加盟以及戰爭經濟援助等多方面做出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