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is publication, we offer 1) “Hong Kong needs rad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 Let’s start with breaking up the property cartel” by Cheah Cheng Hye; 2) “The grave threat to US civilisation is not China, but climate change” by Robert Delaney; and 3) “Donald Trump’s Huawei crackdown could hit Trump country hardest” by POLITICO.
In the Music Section, we have Chinese Square Dances:
Enjoy!
Taste Truth for Yourself by Michael Levy.
A lady was shocked to find a bug in her tea. The waiter took her cup into the kitchen and returned with what appeared to be a fresh cup of tea. She cried out on tasting it; "You fetched me the same cup of tea!" How did she know it was tainted?
The answer is; she had put sugar in the tea.
People are conditioned from birth with; 'The true words of God', from various holy books, each one differing in God's word from the others...Unless people get a personal taste of a universal spirit of Truth for themselves, they will never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uth or be-lie-f, which they continue to swallow each day. Are thoughts tainted by misguided human conditioning or are they as fresh as a cup of organic green tea. There are no substitutes for authentic Truth and Wisdom that frees the mind from the illusion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brings Love n Joy every moment spent on earth.
In Love and Joy
Michael Levy
Author poet philosopher
http://www.pointoflife.com
東南歐浪遊(三)莫斯塔爾的拱橋
金慶松
五月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參加了曼香團在歐洲旅遊,旅遊四個由前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小國家:波黑(Bosnia.and.Herzegovena)、蒙特尼哥羅(Montenegro)、克羅埃西亞(Croatia)、斯洛維尼亞(Slovenia)。一團四十六人,有二十八人從華府出發。
~~~~~~
五月十七日(週五)中午一時離開波黑首都,前往波黑南部的莫斯塔爾(Mostar)。長距離拉車近三小時,中途在山區某一餐廳(Zdrava.Voda)下車休息,主要是上廁所,要付錢的,也算是刺激當地經濟,更可欣賞山中美景及烤全羊──正是烤全羊,此餐廳以此聞名。遠邊峰巒積雪幾許,近處林野翠綠無比。三整隻羊在架子上滾動,媲美烤乳豬,山林水聲令人心曠神怡,碳烤全羊引人垂涎欲滴。休息二十分鐘,繼續上路。
四點抵達目的地莫斯塔爾。當地導遊Jesmin首先歡迎我們來到莫斯塔爾,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and.Herzegovena)國的第五大城市。她強調,國名太長,常被誤稱為「波士尼亞」是不對的,要加上南部的「黑塞哥維那」才對。何止是長,要正確發音都不容易呀!但是,她為自己的家園「爭名聲」,我為她點個讚。她接著問,是否長途搭車太累了?待會可到老城區踩著鵝卵石,按摩腳底。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五年波黑獨立戰爭,年幼的Jesmin隨家人避難北漂,去了挪威。戰後獨立,又回到了家鄉,朋友都說她瘋了,回來幹什麼!?家鄉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月平均收入僅三百歐元,戰爭殘酷,後遺症不少,生活就是一個苦字。莫斯塔爾的經濟以旅遊業為主,社會上貧富差距頗大。多人出走海外賺錢,寄錢回家,但家庭骨肉分離。
莫斯塔爾的歴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中世紀時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所以城市深受土耳其文化的影響,清真寺或回教文化的蹤跡隨處可見,是穆斯林觀光客必遊的歴史文化景點。也是回教徒的Jesmin強調,波黑的女性回教徒是不用罩著面紗的,罩著面紗的女性都是外國來的觀光客。其實《古蘭經》內未嚴格規範女性教徒要罩著面紗,多數教派卻認為至少應佩戴頭巾。基於教義解釋上的分歧及各地文化的差異,穆斯林女性服飾也發展出極為多樣的形式,越開放的城市女性越可自由選擇樣式。
舊城區中最著名的標誌就是那座拱型石橋。最初建於一五六六年的木橋,是為舊橋(Old Bridge),那時是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又名為奧斯曼橋。木橋於波黑獨立戰爭時倒塌,十年後才又重建,重建成石材斜坡拱橋,更顯厚實穩健、古樸悠悠。拱橋下是南北流向的娜瑞特娃(Neretva)河,整個舊城區主要在娜瑞特娃河兩岸,河岸是石灰岩地質結構,沿途風光旎麗,風情無限。不少餐廳都集中在河畔,讓食客欣賞最佳的河岸美景。
舊橋下西邊有一處較大的石灰岩岸,佔地面積頗廣,水流速度較緩,不少遊客在此駐足觀景攝像,儼然必臨的親水觀橋景點,到此一遊的最好證明。橋下仰望拱橋,身旁流水潺潺,昔時橋毀橋立,清風湍流是見證。岩岸有一人垂釣,兩狗閑躺,自佔一席之地,盡享一己之静,「他觀任他觀,清風拂山崗;他攝任他攝,夕陽映大江。」橋身的欄杆上,竟然有些衣服掛著晾曬,真是充分利用太陽能呀。一群人的觀光景點卻是另一群人的居家後院,也甚有趣。
曼香團長給我們的自由時間倒挺充裕,我們走過拱橋到老街的另外一區。拱橋之美,在遠觀,在近臨,在踏在光滑石面上的一步一印、一景一思,在緩步上坡、在徐行下坡。拱橋的橋墩,基座堅實,扛得住天災人禍;拱橋的路面,每隔一步距離有一横凸起的石塊,是防止跌倒、便於人們漫步吧。拱橋聯繫著河的東西兩岸,像是串接著東西文明。橋下流水,水生萬物,載運著生生不息,穆斯林確實是個愛水親水的民族。橋上有專門賺觀光財的跳水表演者,叫喊著,七十歐元一次,後來降到五十元、四十元都沒有足夠的興趣,觀光財也不容易賺。
舊橋博物館於二零零六年開放,以慶祝舊橋重建兩週年。博物館位於舊橋西岸的塔拉塔(Tara.Tower)內,記載與舊橋相關的主要歷史事件,提醒著歷史的傷痕、戰爭的無情,也存放著二零零二年重建期間發現的考古物品,以及塔下發現的古代遺跡。頂部可登高望遠,眺覽莫斯塔爾的全景。
莫斯塔爾老城區的特色就是綠水、拱橋、石塊地,戰爭、回教、觀光客。西方歴史似乎太複雜了,打來打去,破壞、修護反覆進行,族群更替雜處,文化互浸多元。戰爭遺留的破屋殘瓦彈痕,市區中一處一角,時有所見。遠處有座和平鐘塔(Mostar.Peace.Bell.Tower),建於二零零零年,高107.2公尺,屬於莫斯塔爾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的一部分,聳立於城市一隅,為城市祈求和平。
拱橋兩岸的老城區,商店和攤位遍佈巷弄,商品色彩繽紛,有回教風味,是觀光客探密尋奇的樂園,多彩多樣的意大利冰淇淋美味又便宜,買個一球兩球,順便借用廁所。沿著鵝卵石街道漫遊,可看到奧斯曼建築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痕跡,同時聆聽到不同宗教信仰和種族的對話。西里爾文(Cyrillic)字、拉丁文和阿拉伯文作品,奧匈帝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房屋,酒吧、餐館和土耳其浴室,都以奇特的方式和諧共存。
東南歐旅遊的第一個晚餐,全體團員在河畔的某一餐廳吃鮮魚大餐(對我來說可是一盤小餐),聽湍急的河水聲,當然,順便上個廁所。晚上就住在莫斯塔爾山區半上腰的旅館。很是一般,據說是三星級旅館。旅館只有一個小電梯,如何載得動一團四十餘人?行李與團員將整個大廳(其實只是個不到十坪大的小廳)擠得難有立足之處,都在等著上上下下的小電梯。晚上十點多我仍在旅館小廳寫作,見一團說著中文的旅遊團又進來了,嚇壞我也,趕緊搭了電梯回房去。
《2019年6月10日於華府》

為了鼓勵寫作閱讀、磨練評論技巧、欣賞多元意見、提升寫作能力,華府華文作家協會(華府作協)將於7/13(週六)舉辦第十七回的「寫·閱·評·聚」。文章限制在五、六篇,參與人數在十五人以內,允許某些參與者不交文章、僅「閱·評·聚」,也歡迎非會員旁聽,額滿為止。
日期:7/13(六)下午1:30~4:30
地點:Ingleside at King Farm(701 King Farm Blvd, Rockville, MD 20850)
費用:免費
參與資格:
一、華府作協會員,非會員可旁聽;
二、必須事前以電子郵件報名,投文者必須在7/6(六)前寄交一篇100字~2000字的文章,舊作、習作、初稿皆可;
三、聚會前必須閱畢所有投交的文章(文章不記名)。
型式:聚會時,針對每一篇文章,參與者在時限內(二分鐘)輪流提出個人的意見及建設性的看法;聚會時備有一座「交通號誌」燈,以掌控時間與效率。
報名:請電郵金大俠(chin8673@yahoo.com)。欲加入華府作協者,請與華府作協會長陳小青聯絡(green_sea_all@yahoo.com)。
第十六回的「寫·閱·評·聚」於6/8舉行,有十八位夥伴出席,男女各半,出席人數創紀錄。幸好有了嶄新的大會議室,能夠容納更多人,感謝方映荷為我們借得場地,並親自到會場確認新會議室的設備符合需求。「評·聚」時,參與者在時限內暢所欲言、或扼要而言、或為了節省時間而無言;簡潔有效的文評,著實不易,也是努力的方向。原波女士第一次參與,立即投入,還不時提醒講者紅燈亮了。主持人強調,在會議室之內可以大聲討論、談話,某些參與者有些耳背,大聲些,更有助溝通。在會議室之外,宜小聲談話,不要影響到老人中心的住戶們。每回「寫·閱·評·聚」都有六篇文章,有幾位每回必投,有幾位尚未投文,希望尚未投文者能擠出時間、鼓起勇氣、寫些東西,至少一年能夠投出一篇文章!中場休息前,金慶松會分享小專題「文章起頭難」,點出文章的標題以及第一段的重要。四點三十餘分及時結束,大夥們匆匆趕往老地方,作協秘書梁林主動留下處理善後,衷心感謝。
當晚五點在洛城老地方的歡唱有十七人與會。有孔家父女檔、有賈家姐妹檔等人,第一次會後聯歡聚餐,出席踴躍,非常難得!
是晚以歌會友,有慷慨激昂、壯懷激烈之聲,有呢喃輕吟、柔聲細語之音;有人專唱老歌、有人唱歌不止、有人嗨到不行、有人聆聽欣賞、有人點歌切歌、有人邊吃邊唱;有兩岸三地熟悉的歌曲,有不同年代的回憶與故事,獨唱、搶唱、合唱、飆唱、和唱、清唱,不一而足。姚遙崤的清唱,還是英文歌,記憶力驚人,有實力又有特色。眾才女豪傑手能執筆,喉能高歌,能文能歌,多才多藝,在在展現不同面貌的才情,難怪寫作內容也是多元多樣。經典歌曲不只旋律優美,歌詞更是引人著迷,賈慕文專情地唱著《古月照今塵》:「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淚,成敗難長久,興亡在轉瞬間⋯⋯」,這歌詞可真是我們寫作者學習的典範。歡樂兩小時,總是太匆匆,只能期盼下一回!原波很興奮,說,以後每個月都要辦一次,華府作協是寫作為主,聯歡為輔,更不是唱歌團呀。
謝謝高淑惠聯繫一切,讓大夥暢所欲歌、暢所欲言、暢所欲飲、暢所欲歡。也謝謝各位的參與。
「寫·閱·評·聚」的夥伴們,勤樂寫,細品閱,中肯評,享歡聚。一般的文人相輕,「寫·閱·評·聚」是文人相親,大夥們在寫作的道路上砌磋琢磨,刪補修改,相持相親,互助互學。希望每一位夥伴能細水長流地參與「寫·閱·評·聚」,大夥亦師亦友,一同循序漸進地學習、改進、放空、成長。
寫:多看、多寫、多進步
閲:仔細閱讀、「批判性」閱讀
評:在限定時間內針對文章評論
聚:快樂和諧地聚會互助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