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https://hk.crntt.com/doc/1071/0/4/0/10710409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7104092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5日公布,今年6月份美國當月貿易逆差驟降16%,至602億美元;其中包括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環比暴跌約三分之一,至95億美元。這是21年半以來美國月度對華貿易逆差的最低水平。在連續五個月下降之後,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已減少222億美元,降幅達70%。
這是否說明特朗普的“關稅戰”已經得逞?此間專家並不以為然,反而對貿易減少削弱美國經濟競爭力,經濟活動活躍度衰弱的前景更感擔憂。
首先,美國6月份貿易逆差驟降,主要是因為前幾個月,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為了規避特朗普廣泛施加的“對等關稅”而提前囤貨。這使得今年3月份美國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1383億美元。現在隨著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逐步落地,這種搶購囤貨行為也逐漸消停,進口明顯減少,出口基本不變,貿易逆差也就自然銳減。這一點近幾個月在美中貿易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基本上會跟隨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的節奏,以及貿易談判的起伏而波動。
上周,特朗普在8月1日的自我設定的最後期限之前,發布了一系列通知,告知數十個貿易夥伴:將對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更高的進口稅。隨著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從10%到41%將於8月7日生效,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目前估計,美國整體平均關稅稅率已從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前的2%至3%,飈升至18.3%,為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中雙方上周剛在瑞典進行最新一輪接觸,雙方代表達成共識,將推動談判期限展延,從原定的8月12日再延長90天。美財長貝森特稱,是否確定延期仍需交由特朗普定奪。特朗普8月5日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我們離達成協議已經非常接近了。我們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好。”
美國目前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這個稅率在談判期間會延續。高關稅勢必導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商品成本明顯上升,進口動力減弱。6月份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降至189億美元,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月度水平。
製造業回流美國非朝夕之功,在美國普通消費品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時候,從中國進口減少,需要尋找替代貨源,但美國對幾乎所有的貿易夥伴都施加“對等關稅”,許多勞動密集型出口國被征關稅更高。這就勢必導致美國消費品的漲價。
新關稅可能每年為美國政府帶來2500億的收入,這將使得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不管誰執政,都很難擺脫關稅的誘惑。但進口量的減少,終究將導致關稅收入回落,長遠地更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增長乏力。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現有的關稅將使每年美國GDP減少1150億美元;由於關稅導致物價水平上漲,美國每戶家庭每年平均要額外多支出2400美元。
安盛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莫埃克認為,關稅最終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這也是美聯儲的觀點。他指出,關稅也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影響程度會有多大,有專家計算:在12個月時間裡,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會損失0.75個百分點,到2026年年底,甚至損失會達到1個點。這雖然不是世界末日,但問題嚴重。
路透社指出,儘管第二季度美國經濟以3.0%的年化增速實現增長,而第一季度則收縮了0.5%。但這一表面數據掩蓋了經濟活動削弱的跡象。
《紐約時報》指出,最近幾個季度,貿易和庫存的大幅波動扭曲了美國的經濟增長。許多預測人士預計未來幾個月情況會惡化,因為關稅擾亂了供應鏈,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和政府裁員開始對經濟造成衝擊。上周五公布的5月、6月和7月就業數據弱於預期,為這種觀點提供了更多證據。而特朗普對就業數據感到憤怒,解雇了勞工統計局的局長。
牛津經濟研究院5日預計,全年美國貿易量將下降,因庫存水平高企、企業和消費者支出疲弱以及價格上漲都打壓了對商品的需求。不過該公司補充稱,儘管預計會出現下滑,但經濟低迷“可能不像最初預期的那麼嚴重”。
佩斯大學經濟學教授馬克·溫斯托克表示,由於大多數美國企業嚴重依賴國際供應鏈,擬議中的關稅可能會降低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並減少增長機會。他說:“關稅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