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2024 第二百零三期
 
Go to English Website
首页 | 文章与评论 | 书评 | 联系我们 | 广告 | 链接
www.ChinaUSFriendship.com
石台故事——爱心助学石台走访纪实
作者 郭小华 卢丽娟
2012年4月1日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安徽石台,留下了诸多感动与大家分享。使我们深受感动的不是那里人们的苦难, 因为苦难到处都有, 使我们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受助学生的父亲。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二, 他是一双儿女的父亲兼母亲。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虽然只有一米二的身高,但却肩负着养育一双儿女的重担。面对学习优异, 懂得孝顺的儿女, 这位父亲骄傲地对我们说:我是一位很伟大的父亲吧!?

 

我们来听听这位自称伟大父亲的故事---

 

在村口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一辆残疾人车边装车,常人伸手可及的,他却要垫上个板凳,从他闲熟的动作上可以知道他做了很久了。

 

想到他的孩子在接受助学款,看到他还有一辆这样的残疾人车,我在心中画了个“?,但并没好意思开口。

 

晚上与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残联)的领导聊天时才知这车的来历,当时这位领导是小河镇的残联主任,这位父亲找到主任讲了他家的困难,想让政府帮他。那时他的妻子过世了, 两个孩子还小, 他自已也因为一次上山打柴, 从山上摔下来断了两根肋骨, 后来东拼西凑才付了手术费, 家里是一贫如洗。领导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他就一连在残联坐了二十五天。被他的执著所打动, 残联领导与村里的书记做了他的担保人, 从信用社贷了四千元, 给他购置了一辆残疾人车。他也的确是位心灵手巧的人,个子太小踩不到刹车,他就在刹车板上加了一节木头,从此跑起了运输。

 

在哪样一个人口只有几千人的小镇,运输的活儿也不是很多,更何况他是个残疾人,要与常人争饭碗的确不易。别人白天拉活, 他就晚上拉, 每天半夜两点多, 镇上有辆过路的长途车, 这时车上会有下来的客人, 他每天准时到站, 风雨无阻。

 

几年过去了,他的两个儿女一天天长大,姐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现已上高二;弟弟上初二,听镇上的人说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可是对父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里人少, 上初中、高中都要到外面去上, 每周回一次家。初中的学生虽不用交学费,但书本费、食宿费、交通费加起来平均每周大约50元,高中的学生除了这些还要交学费,每周大约70元。在城市里这不算什么,120元很容易挣到。但在那样的小山村可不是个小数,因为石台是全国贫困县,这里一家的年收入也不过几千元。

 

四年前华府的沈在琛先生通过爱心基金会资助了他的女儿,后来崔颖先生又接着资助,说起这,这位父亲非常感激,特别让我们转告爱心人,他再苦再累也会供儿女完成学业,让他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的母亲过世六年了,这些年这位父亲在外运输打零工,在家里打柴洗衣烧饭,又当爹又当妈,可他说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当年这位父亲曾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中专,因不够身高而落榜)。为了让孩子安心读书,他没再娶亲,他说他一个人供两个孩子的确是难,但孩子吃些苦也会理解父亲,他怕有了“后妈”,如果供不了孩子读书,可能孩子会有想法……

想想他说的很实际。

 

临别时他对我们说了一句话:他依靠政府(帮助),但不依赖政府(帮助),只要他有能力就会努力劳动,并对帮助他的人真心的感谢。

 

我们还从残联领导哪儿得知,这些年他已还上了当年的4000元贷款和1300多元的住院费。

 

看到这儿,你会跟我们一样认定他这位伟大的父亲是当之无愧、货真价实的吧!?他让我们感受到做人的自信、自强与尊严,他的笑容,他的声音深深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真希望明年爱心人士能再资助他的儿子读高中,以减轻这位矮小而伟大父亲的重担。

 

上面的故事发生在安徽石台县一个叫小河镇的小山村。故事的主人公是爱心基金会资助的学生王雅凡的父亲。

 

这次我们二人作为志愿者代表爱心基金会,三天内随机走访了十二位接受爱心资助的学生家庭,这十二位学生分住在石台县的四个镇,八个村,石台县残联的吴良舜先生及司机金师傅陪我们走了全程,四位镇残联的主任陪我们分别到村里,再由村里的书记或残联负责人带我们入户探望。感谢这些热心人!若没有当地政府和热心人持之以恒的支持和帮助,爱心助学不可能帮到这么多贫困的孩子。

 

走访中我们发现,这里每一层的残联工作人员对自已分管内的残疾人情况都了如指掌,每走到一个地方这里的工作人员一一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情况,受资助人对他们也很信任,家里发生的事,不论是有困难还是改变都会向他们诉说。在村镇大多残联的工作人员都兼任着民政的工作,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仁里镇叫李小萍的残联主任。她顺路带我们看了一家敬老院,这里的老人看到她就象见到亲人,争先恐后的向她讲老人院里的事儿,告诉她院里茶园、菜地的收获,告诉她伙食如何,其中还有他们自已开的小灶……在我们看来,老人的热情是对她平日工作的认可,是回馈给她的爱。

 

我们走访的每一户人家都非常的整洁,虽贫困,但却很勤劳,不论是老人、残疾人都在力所能及地做着不同的劳动。就连每家的柴禾都剁得整整齐齐,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待生活的积极的态度,对未来充满期望。

 

如果对爱心基金会的资助做一个评估,我们认为是非常有益、非常值得的。首先爱心的资助可解决贫困生的学杂费,让其完成学业,可帮助一个家庭降低生活的压力,如果在助学的同时再有能力对残疾人家庭做一些小额资助或无息贷款,会使更多的家庭摆脱困境。

评论

如果您想评论这篇文章, 请先点这里免费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如果您忘记您的用户名或密码,请重新注册!

遵守阅通公司提供的任何行为准则或其它通告;
保密您的服务账户密码;
如果您获悉与本服务有关的泄密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自行配备上网和使用电信增值业务所需的设备,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或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电信或移动通信提供商)收取的通讯费、信息费等有关费用。
保证自己在使用各服务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完整性。如果数据发生变化,您应及时更改。在安全完成本服务的登记程序并收到一个密码及账号后,您应维持密码及账号的机密安全。您应对任何人利用您的密码及账号所进行的活动负完全的责任,阅通公司无法对非法或未经您授权使用您账号及密码的行为作出甄别,因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


郭小华卢丽娟為爱心基金会(http://www.aixinfund.org/)北京志愿者。艾滋病毒/艾滋病近年来在亚洲的流行,特别在中国的蔓延,促成了爱心基金会的诞生。美国爱心基金会成立于2002年秋,是由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海外学人和专业人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成立的一个非政治、非宗教、非营利的民间慈善组织。 主席: 翁永凱博士。电话: (301)-515-0006 传真: (301)-515-0007电子邮件: AixinFund@Gmail.com.
Copyright © 2007 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规则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