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24 第二百零二期
 
Go to English Website
首页 | 文章与评论 | 书评 | 联系我们 | 广告 | 链接
www.ChinaUSFriendship.com
談歷史上中國對韓、日思想及文化的影響 (一)---《另眼看歷史》又一章
作者 呂正理
2012年3月1日


古代中國與韓國、日本之間有什麼樣的互動和影響,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淺談中、韓、日之間的歷史互動〉裡已經把有關種族源流和政治、軍事方面大致敘述了。以下這篇文章要談的是有關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互影響。

 

古代中國對韓國的文化及社會的影響

 

如前所述,箕子朝鮮是殷商遺臣箕子帶領遺民遷移到朝鮮所建立的國家。商朝最後一個君主紂王無道,不聽勸諫,殺害賢臣比干,又把叔父箕子也關到牢裡。周武王起而推翻紂王,把箕子從牢裡放出來。

 

武王明白箕子喪國之痛,讓箕子帶領族人到偏遠的朝鮮,建立了箕子王朝。當時周武王也分封自己的兄弟和功臣在各地,皆為諸侯。因而,箕子王朝也可看成是周王朝的諸侯之一,統治部分遼東和朝鮮半島地區,賦有協助鞏固周朝王權的任務。

 

傳說箕子在朝鮮以禮義教化百姓,又教導人民耕田、養蠶、織布。他立下八條法令,主要是「殺人者死,傷人者以稻穀賠償。男子竊盜罰入被盜者家中為奴,女子竊盜者罰為婢女。」被罰者出銀錢即可贖身,但是在鄉里中為人所不齒,其本人或子女要娶妻婚嫁都找不到對象。所以說,古朝鮮的文化和社會制度,起碼是和中國的西周同步發展。

 

西漢初年,衛滿在跟隨燕王盧綰逃亡匈奴的半路上轉而投奔箕子朝鮮,最後又推翻箕子朝鮮,取而代之。衛滿的部屬中,大多來自戰國時代末期的燕、齊兩國,因而,衛氏朝鮮時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制度又有更多是從中國北方移植過來的。

漢武帝派兵滅掉衛氏朝鮮之後, 在朝鮮設立郡縣, 實施直接統治。漢朝指派官員到朝鮮任職,其中有部分人生活奢華,於是朝鮮的社會又漸漸受到漢人影響,從簡單轉而複雜,從樸實轉而奢靡,這從朝鮮的古墓規模及陪葬物內容可以清楚看見。

 

佛教及儒家思想如何從中國傳入朝鮮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在思想、學術、文化上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燦爛時代,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墨家、兵法家等百家爭鳴。但是到了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家思想定於一尊。

 

至於佛教,雖然在東漢明帝時已經傳入中國,但一直是依附在道教之下,要到五胡亂華時才開始昌盛。當時的人民無不因戰亂而經歷生離死別,是置身在人間地獄的現實生活中,佛法所說的慈悲為懷、破除痛苦、四大皆空、來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等等觀念,是一種解脫,亦是一種希望。佛教因而得到一個廣大的發展空間,迅速成為許多胡人所建立國家的國教。氐人苻堅在華北所建立的超級強權前秦國就是一個代表。苻堅不只崇信佛教,也與國師王猛一同提倡儒術,在國都建立太學,甚至自己在太學登壇演講。

 

當時在朝鮮也是一個戰亂的時代,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西元371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在與百濟蓋鹵王作戰時,兵敗身死。繼任的小獸林王在國家面臨危機之中,決定向前秦稱臣入貢,結為盟邦,以取得保護。小獸林王更決定全面引進中國的文化及制度,以從事政教改革。前秦王苻堅派遣高僧順道法師攜帶佛經、佛像,到達高句麗,開始建造寺廟。這是韓國佛教之始。小獸林王也在國都創辦太學,以儒家經典教導學生。儒家的學術思想從此正式引入韓國。

 

西元384年,又有天竺高僧摩羅難陀從東晉到達百濟,受到百濟第十五代枕流王盛大的禮遇,開始傳揚佛教。百濟第二十六代聖王時,有一位高僧謙益前往天竺求法,回國後(526年),成為百濟律宗的祖師。百濟聖王篤信佛教,廣建佛寺,又將佛法介紹到日本,是佛教在日本傳播的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

 

新羅一開始對於佛教比較排斥,一直到第二十三代法興王時,發生大臣異次頓為堅持宣揚佛法而自願被斬首的殉教事件(527年),佛教才終於開始可以自由傳教。

 

佛教及儒家思想如何傳入日本

 

遠古時候,亞洲北方從西到東,包括現今的歐亞大陸草原、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和日本,所有的民族都信奉一種原始宗教。他們認為不但人和鳥獸蟲魚都有靈魂,天地、日月、星辰、山川、雷電也都有靈性。所有的原始部落都在巫師的率領之下,敬拜天神、山神、河神、樹精、狐狸精、大石頭、祖靈、凶神惡煞等等。這種原始自然的宗教在中國史書上稱之為「珊蠻」,現代翻譯為薩滿,英文為Shaman,而在日本就是現今所稱的「神道」。珊蠻是通古斯語,意思是通神作法的女巫。

 

直到西元六世紀初,日本仍然是神道的世界。中國的史書《三國志》記載卑彌呼女王「年長不嫁,服事鬼神,以妖惑眾,有侍婢一千人。」。《日本書紀》開頭第一卷也記載了天照大神(太陽)、月讀命(月亮)、素箋烏尊(惡神)、火神等諸神。這些都說明了當時神道的權威。

日本與百濟在第四世紀末開始建立同盟的關係。佛教傳入百濟之後,自然也逐漸傳入日本但只是在民間流傳。西元552年,虔誠信仰佛教的百濟聖王派遣使臣帶釋迦佛金銅像一尊和佛經若干卷到日本,送給第二十九代欽明天皇。這是佛教第一次正式傳入日本。天皇聆聽說法,十分歡喜,詢問屬下是否能夠禮佛,沒想到竟掀起一場歷經三十年的慘烈政治鬥爭。

 

大臣蘇我稻目上奏:「西方各國都在禮佛,我國怎麼不禮佛呢?」大連物部尾輿不同意,也上奏:「我國天地社稷間有一百八十位大神,春夏秋冬都必須祭拜。假如改拜蕃神,恐怕國神震怒。」天皇於是說:「那麼就讓蘇我一家先試試禮佛吧。」蘇我大臣和物部大連之間原本早已為了權力鬥爭而有舊恨,新興的佛教明顯地威脅到傳統的神道教,又成為兩方的新仇,從此越加鬥得你死我活。

 

到了第三十一任用明天皇將死時,下一任天皇繼承權問題終於引爆蘇我和物部兩方火拼。蘇我家族與廄戶王子(即是後來的聖德太子)聯盟,殺盡物部家族,擁戴泊瀨部皇子即位,是為崇峻天皇。

 

蘇我派的勝利也是佛教的勝利。傳說廄戶王子在發難之前曾經向四大天王許願,如果獲勝就要興建寺廟。消滅物部家族後,聖德王子果真在難波(在大阪)建四大天王寺,另外又在大和(奈良)建法隆寺。蘇我馬子也在飛鳥(在奈良)興建法興寺。日本的佛教從此興盛。四大天王寺及法隆寺至今仍存,都是日本的國寶。

 

根據《日本書紀》,儒家思想傳入日本比佛教還要早。西元285年,百濟國王派一位名叫王仁的「博士」到達日本。《古事記》又記載王仁攜帶了《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到日本。據說這是日本有文字的開始。

 

然而這件事的真實性有些可疑。《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梁武帝命令一個大臣周興嗣編定的,一共有一千個完全不重複的漢字,後來成為中國、韓國及日本人教小孩學習漢字的一篇重要文字。不過《千字文》編寫完成的時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早於西元500年。《日本書紀》又記載繼體天皇七年(西元513年),百濟武寧王送五經博士段楊爾到日本。這一條就比較可信了。

 

隋、唐時期佛教及道教在中國的發展

 

佛教及道教在中國的南北朝時都蓬勃發展,但有部分時候甚至是過度發展,因而有北魏太武帝滅佛(445年),又有北周武帝兩次毀佛兼且毀道的事件 ( 分別為574577 )

 

在此期間,佛教更重要的發展是從一個外來宗教漸漸本土化。前秦苻堅尊崇一位道安法師,他精通儒家經典和老莊思想,開始運用孔、孟和老、莊的語言和觀念來為各種佛教經典寫注解。他的弟子慧遠法師在東晉時駐錫於廬山東林寺,一樣融會貫通儒、道、佛三家的經典,而青出於藍,吸引當時的儒學大師、玄學談士紛紛上山與慧遠談論,或書信往返,使得東林寺不但是東晉最重要的佛教中心,也是當代的思想及文化重鎮。

 

南北朝晚期,高僧智顗在浙江天台山創立了「天台宗」,以《法華經》為本,所以又稱為「法華宗」。這是一個經過整理,已經十分中國化的佛教教派。到了唐朝初年,又有「華嚴宗」因為唐朝皇室的支持而盛行。

 

唐朝中葉時,「淨土宗」及「禪宗」迅速發展,又是一次佛教真正重大的變化。淨土宗的教義早在北魏時已有高僧提倡而逐漸發展,到唐朝初年時又有善導法師接手發揚光大。當時中國傳統的佛教是屬於貴族的宗教,教義深奧,一般平民無法瞭解。但淨土宗認為,善男信女無論是貧富貴賤,只要信佛,常常誦讀《阿彌陀經》,或是簡單地口中唸「阿彌陀佛」,便會受佛的接引,脫離現世的人間穢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宗的說法因而是佛教中最容易入門的宗派。安史之亂以後,人民飽受戰爭的摧殘,朝不保夕,生離死別,只能寄望今生少受痛苦,來生到達極樂世界。淨土宗於是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而成為佛教信徒最多的教派。

 

禪宗的祖師是天竺來的達摩禪師,據說曾經在嵩山的少林寺面壁。禪宗由達摩之後傳了五代,到六祖惠能(638 713年)才終於發揚光大。禪宗與傳統佛教的最重要不同之處,在於傳統佛教傾向漸悟,強調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禪宗主張頓悟,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以及「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而,以現代的名詞來形容,禪宗帶有相當的「個人主義」色彩。唐朝在安史之亂後,社會處於崩潰邊緣,使得知識份子大失所望,衍生出各種不一樣的想法。在這樣的時代裡,思想活潑的禪宗於是受到極大的歡迎。同時,國家已經演變成為節度使分據各地的局面,節度使在傳統佛教及禪宗之間,也紛紛選擇支持禪宗。禪宗從此一躍而成為一支強大的新佛教教派。

 

唐朝中葉以後,佛教又再度過度發展,因而在唐武宗和五代的後周世宗時又下令滅佛(分別為845955年)。中國歷史上把這兩次和前述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滅佛事件合在一起稱為「三武一世」。不過以政治暴力展開的滅佛運動對佛教的傷害雖大,影響卻都很短,在繼任的皇帝上台,取消禁令後,佛教很快又恢復舊觀。

 

但佛教的勢力過度地膨脹,其鋪張浪費,不勞而獲,以及倡導迷信的現象早已引發許多儒家學者的不滿。西元819年,有一個名叫韓愈的大臣上書〈諫迎佛骨表〉給唐憲宗,建請皇帝停止三十年一次的迎奉佛骨盛典,以免示範迷信,使得愚頑的百姓紛紛效法,傷風敗俗;又建議把佛骨丟到水火之中毀棄,永絕根本。唐憲宗大怒,把韓愈貶到荒僻的潮州(今廣東潮安)去。

 

韓愈上書〈諫迎佛骨表〉在當時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從宗教及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卻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在思想上,韓愈是以維護儒家的道統為己任。這所謂的「道統」,是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直到孔子、孟子,一脈相傳的。韓愈上書〈諫迎佛骨表〉所代表的是自認儒家中的正統派向他們認定是異端的佛教宣戰。韓愈雖然被逐,但在其後幾個朝代又有人繼之而起,向佛教宣戰。

 

中國隋、唐兩朝對新羅佛教的影響

 

六世紀時,新羅逐漸強盛,提倡佛教也不遺餘力。第二十七代真興王(540 - 576年在位)在晚年時創辦了一個國家的教育機構,稱為「花郎道」。國家將選定,貴族出身的青少年們集中一起,教授儒家思想、傳統道德、禮儀規範等,用以培養其精神、體魄、學識及修養。學員稱為「花郎徒」,都必須遵守一位高僧圓光法師所提倡的「世俗五戒」,內容是:「對國君要盡忠,對雙親要盡孝,對朋友要有信,殺生要有選擇,臨陣對敵時絕不後退。」

 

花郎道的師生遍遊名山大川,以增長見識和歷練。花郎徒長大之後都成為傑出的文臣武將。後來與唐朝合作,滅掉百濟、高句麗,統一朝鮮半島的武烈大王金春秋和名將金庾信也都曾經是花郎徒。

 

新羅統一之後,派遣高僧到中國及天竺求法更多,回國之後,紛紛開山立派。其中有名的如義湘法師到中國,拜在唐朝國師,華嚴宗第二代祖師智儼的座下,回國後創立了新羅華嚴宗。另有一位圓測法師拜在唐朝著名的玄奘法師座下,成為最重要弟子之一,但一直不曾回到新羅。現今在長安興教寺裡玄奘的靈骨塔旁各有一個塔,其中有一個就是供奉圓測的遺骨,由此可見圓測當時在佛教界的地位是如何崇高。又有一位更加特立獨行的元曉法師,雖曾到中國,不過是自行悟道,並創立了法性宗,是新羅特有的佛教宗派。

 

新羅下代(781- 935年)開始以後,和唐朝在安史之亂後一模一樣,社會也是處於崩潰邊緣,知識份子大失所望,思想活潑的禪宗開始受到歡迎。同時,各地方的土豪勢力逐漸坐大,為了要與王室一別苗頭,也紛紛支持禪宗,在各地建立道場,開宗立派, 因而有所謂的禪宗「九山」與傳統的佛教「五教」對立。

 

新羅末期進入後三國時代,國家喪亂,人人在戰火荼毒之下,顛沛流離,不是死於刀鋒,就是凍餓而填入溝壑。今生已經無望,只有期望來生,淨土宗因而也大受歡迎,成為新羅規模最大的佛教宗派。

评论

如果您想评论这篇文章, 请先点这里免费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如果您忘记您的用户名或密码,请重新注册!

遵守阅通公司提供的任何行为准则或其它通告;
保密您的服务账户密码;
如果您获悉与本服务有关的泄密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自行配备上网和使用电信增值业务所需的设备,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或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电信或移动通信提供商)收取的通讯费、信息费等有关费用。
保证自己在使用各服务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完整性。如果数据发生变化,您应及时更改。在安全完成本服务的登记程序并收到一个密码及账号后,您应维持密码及账号的机密安全。您应对任何人利用您的密码及账号所进行的活动负完全的责任,阅通公司无法对非法或未经您授权使用您账号及密码的行为作出甄别,因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


呂正理1950年生於大溪,台灣桃園縣的一個小 鎮。清華大學化學系及化學研究所畢業之後,呂先生在化學領域工作23年,其中大部分時間服務於台灣最大的化學品外商公司,跨國企業英商卜內門化學集團 (ICI Group), 曾任台灣卜內門化學公司( ICI Taiwan Ltd. ) 總經理,及中國卜內門化學公司(ICI China Ltd.)執行董事。1999年後,呂先生轉而從事企業顧問工作, 並於2003年自創鼎信顧問公司,專注於協助企業進行策略發展、改善經營管理及從事組織之變革,其服務的行業包括化學品、材料、光電、顯示器、IC設計、 醫療器材以及新能源等。呂先生在三十餘年的工作生涯中,迄今已經主導或參與創辦至少8家新公司。呂先生目前擔任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系友會會長。《另眼看歷 史》是他在歷史方面的第一部著作,榮獲201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Copyright © 2007 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规则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