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24 第二百零二期
 
Go to English Website
首页 | 文章与评论 | 书评 | 联系我们 | 广告 | 链接
www.ChinaUSFriendship.com
美国华人社会人口和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二)
作者 周敏
2011年5月1日


编者註:本文為《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第二章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感謝周敏教授慨允本会發表此文于www.ChinaUSFriendship.com.

 

 

首先,与早期赴美的华人移民相比,当代美国华人新移民的来源地更具多元化。他们不但来自中国大陆,而且来自大中华经济圈,如香港和台湾,以及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即使来自中国大陆,也不仅仅限于广东的四邑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例如,根据1990年的统计,在洛杉矶,美国出生的华人占23%;大陆出生的占27%;台湾出生的占20%;香港占8%;在其他国家出生的华裔占22%。在语言上,华人新移民与过去相比所讲的方言更多。除了粤语和四邑方言外,普通话逐渐流行并有超过粤语的趋势。还有闽南话、客家话、潮州话、四川话和上海话等等。许多方言即使在华人族群内部也不易相互沟通。但所有华人都使用一种传统的书面语言—汉语,尽管有繁体与简体之分。

 

第二,当代美国华人新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各不相同。有些人像老一代移民一样,来自农村,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很低。到美国时几乎身无分文。这些不利因素迫使他们从事低薪的体力工作,定居在居住环境恶劣的城区贫民窟。另一些人则带着家庭存款或雄厚的资金来到美国。他们的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美国人的平均水平。19802000年,美国华人的平均教育水平比全美国平均教育水平高出很多,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据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报告,在适龄就业(2564)的人口中,非拉美裔的白人有大学四年以上本科学历者占21%;而非美国本土出生的华人则占42%;其中从台湾来的移民比例最高,占62%;依次是香港来的移民,占46%;再次是大陆来的移民,、占31%。非美国本土出生的华人从事专业工作的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也高于本土美国白人(35% 27%);另外,从大陆、香港和台湾来的移民,其1989年的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分别是三万四千、五万、三万四千美元,高于同期全美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水平(三万美元)。不过,华人内部的一些分化也是明显的,如受教育的水平方面,从大陆来的移民有40%没有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从香港来的移民当中这部分人仅占18%;台湾移民当中仅占8%。而全美没有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的人口占22%。尽管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超出美国的平均水平,但华人内部仍是参差不齐。最近的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报告也显示,美国25岁以上的成年人口中,有大学四年以上本科学历的占24%,而华人占48%。美国16岁以上就业人口中,管理技术白领职位的占34%,而华人占52%1999年全美国家庭平均年收入是五万美元左右,而同期华人家庭年平均收入达到六万美元。

 

第三,当代美国华人新移民和华裔的居住模式跟过去相比大为不同。过去是族裔聚居,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唐人街。而今是既集中又分散,城里和城郊都有聚居现象,地理分布较为广泛。如表二显示,当代华人遍布全国四十八个州。但比较集中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利亚州(简称加州)。加州大约有112万华人,占全美华人总数的40%,占州人口总数的3.3%。仅次于加州的是纽约州,大约有45万人,占全美华人总数的1.6%,占州人口总数的2.4%。其次是夏威夷州,大约有17万人,占全美华人总数的0.6%,但占州人口总数的14%。历史上接收华人较少的州,如得克萨斯、新泽西、马萨诸塞、伊利诺依、华盛顿、佛罗里达、马里兰和宾西法尼亚州等,华人人口也在迅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华人与非华人通婚的现象也逐渐普遍,尤其在夏威夷州,混血华裔在华人人口中的比例高达67%

 

表二:2000年美国华人地理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摘自《世界日报》2001年第921期第13页。

 

在某种程度上,地理上的集中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移民亲朋关系网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华人人口不仅在州的地理分布上呈既集中又分散的局面,在城市的地理分布上也大体相同。如表三所显示,在美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华人比例超过20%,全部集中在加州;除了旧金山外,全部都是郊区的卫星城市。从华人比例上看,在洛杉矶及其郊区小城市的华人在当地的总人口中的比例也非常高。而从数量上看,有10个城市的华人人数超过三万,6个在加州。其中纽约市(365000)、旧金山(161000)、洛杉矶(74000)、檀香山(69000)、圣荷西(58000)的华人人数最多。

 

传统城市中的移民聚居区,如旧金山、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波士顿等地的唐人街,虽然继续存在并吸纳新移民,但已经不再是新移民定居的首选居住中心了。特别是那些富裕的、有高等教育和工作技能的专业人士,他们到达美国之后大都避开城内的唐人街而直接到郊区购房定居。例如,2000年,在洛杉矶只有2%、旧金山只有8%、纽约只有14%的华人居住在城内的唐人街。大多数美国华人人口分散居住在传统的移民口岸城市的外围地区或郊区,以及在美国亚裔定居的新兴城市的中心地带。表二列出的大多数城市是新华人移民聚居的郊区城市,又被称为“少数族裔聚居郊区”(ethnoburbs)。这些新移民聚居的郊区城市过去大多是白人中产阶级的“卧室社区”(bedroom communities,大多是在1970年代末期以后非白人移民移进后才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全美华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郊区。

 

表三:2000年美国华人占比例最高的城市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摘自《世界日报》2001年第921期第13页。

 

 

三、国际移民潮和华人社会变迁对个人和社区发展的重大影响

 

国际移民潮的强烈冲击,引起美国华人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对个人和社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个人的层面来看,由于国际移民潮所引起的华人族群内部社会经济背景的多元化,当代美国华人的社会流动模式(social mobility)也呈多样化。其中有三种社会流动模式值得注意。第一种社会流动模式是大家都熟悉的传统模式,即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底层干起,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上向社会流动(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成功而进入中产阶级。这条道路特别适合于那些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低或对主流社会的劳工市场不甚熟悉的移民。美国学术界流行的同化论就是从这种移民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然而,在后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制造业的衰退和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从底层干起的低技能工人即使努力工作,成功地向上升迁的可能性越来越少。再者,新移民群体本身也不再是以低教育、低技能、没文化、不懂英文的人士为主。因此,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和主流经济的转型导致传统同化论的过时。

 

第二种常见的社会流动模式是通过教育成就直接进入主流经济的白领专业阶层。过去由于种族歧视和排华立法,华人移民及其子女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也很难打入主流经济的中上层结构。近年来,随着主流社会的开放和种族歧视政策的废除,大量华人移民(包括留学生)和华裔后代进入美国高等院校和研究生院攻读并获取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其它专业文凭。这些有美国大学高等教育文凭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一般比较容易在美国主流劳务市场中谋取职位,从而打入主流经济的白领专业阶层。可是,他们虽然谋职相对容易,一旦想进入行政管理或领导的位置时常常有可能遭遇到“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的障碍,阻碍和抑制他们继续努力向上的愿望和行为。

 

第三种常见的社会流动模式是自我创业(self-employment)和发展族裔经济(ethnic entrepreneurship)。自1970年代以来,随着华人移民的空前激增和大量人力资本及金融资本的涌入,华裔经济在美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从19771987年,美国华人拥有的企业增加了286%。相比之下,亚裔企业增加238%,黑人和拉美裔的族裔拥有的企业增加93%。从19871997年,华人拥有的企业继续以180%的比率增长(从不到90000家增加到252577家)。以1997年为例,几乎每9个华人中就有一个华裔企业。相比之下,平均每40多名黑人和每30名拉美裔才拥有一个本族裔的企业。美国华人拥有的商业企业占全美少数族裔全部商业企业总数的不到10%,但却占全部营业额的近20%

 

自我创业的动因既有自发的因素,也有不得已的因素。一方面,华人新移民人力和财力资本比较雄厚,全球华商网络分布较为广泛,对中国大陆和亚洲市场比较熟悉,这些个人和结构的因素为他们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今的华人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店或夫妻店,也不限于饮食业和小型零售业。而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其中包括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如制衣加工和来料加工等),资本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如电脑,通讯,金融,房地产,律师会计,医疗卫生保健等等)。许多有条件的移民选择了自我创业的模式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由于不懂英文和不熟悉美国主流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运作机制,许多移民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而不得不自我创业。但有些移民即使已经打入主流经济,但由于受“玻璃天花板”的阻碍不能继续升迁而不得不自我创业。当然,具有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的白领阶层人士也有效的利用在主流经济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族裔资本(ethnic capital) 和个人努力而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功。

 

华裔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聚居区族裔经济(the ethnic enclave economy)的转型,也推动了华人社区的变迁。不仅繁荣了社区经济,为移民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而且开创了族裔社区内的上向社会流动途经。同时也巩固和加强了社区的社会结构和族裔组织。但华裔经济也存在着负面的因素:华人企业时常发现侵犯劳工权利的现象,如压低工资、工作条件差、很少提供福利补贴等等。另外,对于不懂英文的低技能劳工来说,虽然有工作机会但却缺少升迁的前景,因此有可能长期地被困在华人社区内。此外,美国华人社区(特别是华人移民聚居郊区)的发展和繁荣,已经引起新种族主义者的反感。华人移民和其他少数族裔移民的大量移入并聚居在那些以白人为主的郊区,打破了白人种族势力的社区统治地位,致使当地白人对少数族裔的“入侵”感到不满和焦虑,由此而产生强烈的反移民情绪和集体抗议行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21世纪美国华人社会的人口和社区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反映在美国华人社会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经济多元化以及在美国生活的多元层面。这些趋势显示,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华人社会将会逐渐地从以移民为主的社区向以土生群体为主的少数族裔社区转变。尽管直接与移民和移民定居相关的问题与挑战仍然占据着社区事务的中心位置,但有关公民权利、少数族裔之间的联盟与政治合作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将会达到十分急迫的程度。美国华人(包括外国出生的和美国本土出生的)的未来与当今华人移民的多元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也与当今美国社会种族等级制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何与美国社会多元文化和平共处?如何在种族等级制度中重新给定位?如何为美国社会所完全接受?是成为“模范少数民族”、“永久的外国人”还是同化成为地道的美国人?这些都是摆在每个华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评论

如果您想评论这篇文章, 请先点这里免费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如果您忘记您的用户名或密码,请重新注册!

遵守阅通公司提供的任何行为准则或其它通告;
保密您的服务账户密码;
如果您获悉与本服务有关的泄密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自行配备上网和使用电信增值业务所需的设备,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或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电信或移动通信提供商)收取的通讯费、信息费等有关费用。
保证自己在使用各服务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完整性。如果数据发生变化,您应及时更改。在安全完成本服务的登记程序并收到一个密码及账号后,您应维持密码及账号的机密安全。您应对任何人利用您的密码及账号所进行的活动负完全的责任,阅通公司无法对非法或未经您授权使用您账号及密码的行为作出甄别,因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


周敏博士,祖籍广东中山。1982 获取广州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取纽约州立大学奥尔本尼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社会学博士学位。周敏博士现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社会学系、亚裔研究学系教授、王氏美中关系与传媒讲座教授。她还是中国中山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她曾任UCLA亚裔研究学系的创系首任系主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理事、美国社会学学会亚洲和亚裔研究分会会长、北美华人社会学学会会长。目前她是英国的《民族划分》杂志的通信编辑,美国的《城市和社区》、《美国亚太族裔政策》、新加坡的《海外华人研究》和《华人研究国际学报》、墨西哥的《国际移民》以及国际性的《城市和区域研究国际杂志》等学术刊物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周敏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移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和亚裔研究学。主要著作有:《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天普大学出版社1992 年英文版,曾获美国社会学学会1993 年最佳学术著作荣誉奖);《唐人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中文版);《在美国成长:越裔青少年如何适应美国社会》(罗素尔萨矶基金会出版社1998 年英文版,合著;曾获美国社会学学会1999 年最佳学术著作奖);《现代美国亚裔社会》(纽约大学出版2000 年英文版,2007 年第二版,合编);《美国亚裔青少年文化与族裔认同》(罗特利矶出版社2004 年英文版,合编);《当代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年中文版);《当代美国华人社会:移民、种族与社区变迁》(天普大学出版社2009 年英文版)。她还发表了130 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论著被翻译成中文、韩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和葡萄牙文。周敏博士的联系电话:办公室电话:+(310) 825-3532;电子邮箱mzhou@soc.ucla.edu。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看周敏教授的网页:http://www.sscnet.ucla.edu
/soc/faculty/zhou
Copyright © 2007 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规则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