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我父親約翰‧布拉德利是因為69年前的今天日本襲擊珍珠港而在硫磺島上升起了兩面美國國旗。但我父親所不知道的是珍珠港事件發生的88年前,美国海軍已經視硫磺島為海軍行動潛在的集结待命地区,旨在針对中国。
1853年,美國海軍軍艦進入北太平洋,展示了該地區從未見過的最大海軍力量。日本、韓國和中國這三個鄰國在此之前,曾經彼此和平相處了幾個世紀。
海軍1853年的目標是日本首相後來所聲稱的,使日本成為一個”美國在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艦”,以爭奪附近中國的影響力。給美國公眾的藉口則是海軍在肩負一個人道主義的使命,制止虐待在日本海岸遇難的美國捕鯨者。
二十年之後,日本於 1873年發動其首次現代化的海外軍事襲擊—入侵台灣,理由是威脅中國,從而使日本奪取中國勢力範圍內的沖繩島,這是日本外務省的第一個外國員工—一位美國南北戰爭退休將軍想出來的主意,引用的藉口則為台灣人欺負了沖繩的平民,日本侵略者在美國製造的船艦上與美國海軍顧問一起航行。 1894年,當新的軍事化日本以促進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為名襲擊中國之時,美國人作出了讚揚。
然後在1905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秘密敦促日本領導人制定”日本的亞洲門羅主義”。羅斯福鼓勵日本海軍抓住”一個圍繞黃海的最重要利益,正如美國在圍繞加勒比海地區有一個最重要的利益”。國會和他自己的國務院並不知情,西奧多‧羅斯福同意與東京簽定一個違反憲法的秘約,讓日軍佔領韓國以及發起日本的亞洲門羅主義。
當美國和日本之後為了誰將控制中國而爭吵之時,兩國爆發了戰爭。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譴責了丑陋的那一天,卻沒有意識到,日本海軍37年前已經有一個以類似海軍行動突擊韓國和中國港口為藍本的偷襲珍珠港。 1904年,當日本完成第一個臭名昭著的偷襲消息傳给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時,他秘密地寫下:”我為日本的勝利徹底高興,日本正在玩我們的遊戲”。

1945年2月23日,美國陸戰隊隊員在硫磺島的蘇羅巴其山制高點上樹起美國國旗(圖片:喬‧羅森塔爾 /美聯社照片)。
美國海軍正在繼續西奧多‧羅斯福在亞洲的遊戲。今年六月,北朝鮮人在他們北部的邊境地區開槍打死了三名中國平民,華盛頓認為它是一個小事件。11月,當北韓残殺了四名韓國人時,奧巴馬總統領頭抨擊中國,並派出數以千計的軍艦,數万人的部隊,以及幾十億美元的高科技武器,到達中國的海岸。
而這僅僅是美國海軍的長矛之锋。在這個美國赤字創紀錄的時候,海軍正在花費數十億美元與亞洲盟國玩”戰爭遊戲”,包圍中國。事實上,在他最近訪問該地區之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模仿這一軍事包圍策略;他僅僅訪問中國周圍的”亞洲民主国家”,而每到一站都批評北京。
中國对美國並沒有任何軍事威脅。中國以近5倍於美國的人口,在軍事上的花費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相對於美國,中國沒有在邊界以外駐軍,也沒有長遠戰爭的打算。最近,五角大樓在中國的戒心與反對下批准賣給台灣65億美元的武器。即使我們已經花了數十億美元支持中國的分离島,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员兼《大西洋報》國家通訊員羅伯特‧D‧卡普蘭在《華盛頓郵報》上指出:”美國不能令人信服地保衛台灣”。中國已經將台灣和平地編織入一個有利可圖的貿易關係網絡,每週兩地之間有 250多個航空公司航班往來。與其承認中國不大可能對美國的利益採取軍事行動,華盛頓肆意抨击地抓住了中国一個貧困的盟友朝鮮(那裡有百萬計的老百姓以煮樹皮作為午飯)當做理由,在近得令北京不安的水域進行極其昂貴的戰爭遊戲。想像一下,如果中國的核潛艇艦隊在紐約和華盛頓附近水域內被發現,我們作何感想。中國不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裡,中國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大約 400年前,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它絆倒了。現在,我們正在目睹世界傳統的經濟冠軍重新回到它自己所習慣的排名。
奧巴馬總統希望美國的出口五年內增加一倍。美國上海商會的理事會主席羅伯特‧羅奇最近指出:”中國的潛力是如此大,美國出口商祗要能從中國的進口市場捕捉到一個額外的百分點,就能轉化為 113億美元的額外出口額和超過 75,000個美國就業機會。”
聰明的銷售人員能結交持久的友誼。中國每年送出約10萬名學生到美國學習,而美國學生只有約 13,000名到中國。如果從明天開始,美國以人造地球卫星的紧迫性作出反應學習普通話,送出更多成千上萬的美國學生到中國,我們將更好地處於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位置。只需花費11,000美元左右,美國高中生就能待在中國一年結交朋友,比武裝美軍在外面玩戰爭遊戲和刺探中國更符合成本效益。
中國每年約送出 10萬名學生到美國學習,而美國學生只有約 13,000名到中國。
美國海軍於 1853年拒絕以硫磺島作為一個中轉區,而是選擇了鄰近的集集硫磺島,在那裡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一個 21歲的美國海軍飛行員差點無法在1944年執行逃生。西奧多‧羅斯福曾經說過:”我希望看到美國成為太平洋海岸的主導力量”。我母親告訴我,從硫磺島戰役返回後的最初四年,我的父親常在睡夢中哭泣,但她不明白是為了什麼。
在北太平洋的的一切遊戲結束之後,也許我們永遠也不會明白。
http://www.thedailybeast.com/blogs-and-stories/2010-12-06/pearl-harbor-anniversary-james-bradley-on-americas-meddling-with-china-/
“在《父輩的旗幟》一書中,布拉德利描寫他的父親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協助將美國國旗插上硫磺島。在《帝國巡遊》一書中,他質問為什麼像他父親一樣的軍人必須在太平洋作戰。《帝國巡遊》振撼人心,足以重塑对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任期的傳統智慧”。
《紐約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