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24 第二百零二期
 
Go to English Website
首页 | 文章与评论 | 书评 | 联系我们 | 广告 | 链接
www.ChinaUSFriendship.com
我认识的美国领养家庭
作者 戴美新
2011年1月1日


** 博讯北京时间2009112日首发 **

 

在美国看到白人夫妇带着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不用问就知道是从东方领养来的。友人鲍伯(Robert)和安娜(Anna)在2004年前从中国四川领养了女娃丹妮尔。他们被这个中国女儿的聪明伶俐、甜美乖巧所折服,觉得太可爱了,决定领养第二个女儿,给丹妮尔找个妹妹做伴。于是再次通过美国的相关机构向中国的民政部门提出了申请,此后就是耐心地等待。他们常常按捺不住兴奋和期盼的心情,告诉我们将再次做父母的喜悦;丹妮尔也作好了当姐姐的心理准备,说妹妹苏菲娅就要来了。原来名字也取好了呢。

 

在这漫长等待的日子里,鲍伯夫妇因为得不到领养机构的信息而心急如焚,不住地打听是不是中国方面的领养政策有了什么改变,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想当初领养丹妮尔时也不过等了八、九个月的时间。确实,从2006年起,中国政府调整了有关外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的政策,对领养家庭的资格做了更严格的规定。过于肥胖者、未婚家庭、年龄超过50岁的,都被认为不符合领养资格,年收入也有了新规定,所以审查时间就长了。

 

每次看着照片上苏菲娅甜甜的小脸,鲍伯夫妇都爱怜地、迫不及待地想去把她抱回来。终于在去年春节后接到了去中国办理手续的通知,一家人带全行装,高高兴兴飞去四川,接来了出生才八个月的小人儿苏菲娅。

 

2007年底,安娜从网上给我们传来了苏菲娅的照片,稚气十足的模样可爱极了,一双大眼睛就像嵌在嫩嫩的脸上的二颗黑宝石,那无邪的眼神仿佛等待着投向母亲的环抱;这是四川重庆附近垫江福利院的女娃。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都是通过中国领养机构提供的照片,先和孩子建立印象和感情。在苏菲娅还没有被接到美国之前,鲍伯已经在家中墙上挂好了孩子的放大照片,丹妮尔的儿童房也装饰一新,期待家庭新成员的来临。

 

乘这个机会,他们带着当时四岁的丹妮尔回了趟娘家――被领养前生活过的重庆地区梁平福利院。这家福利院当作大喜事操办,因为那是第一次被领养出国的孩子回院探望。院子里张灯结彩,连已经调出去的人员也特地赶来看望这位大洋彼岸回访的当年孤儿。活泼大方的丹妮尔秀出了她的中国舞蹈,唱了许多中外儿歌,使大家惊叹不已。那是一场激动人心、别开生面的国际联欢会。

 

鲍伯和安娜把两次去中国领养的行程都录像下来。里面记录了两个女儿出生的密码,处处充盈着喜悦与激情。我们被邀请去做客,看见客厅墙上挂着大幅中国地图,在意义重大的四川重庆地区,作了特别标记。放录像时,丹妮尔亲自当起了讲解员,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安娜带着母亲的慈祥神情介绍两个女儿不同的性格,比起娇气、任性、敏感的丹妮尔,苏菲娅显得随和而独立,安娜深情地说我现在已经离不开她俩了。鲍伯表示非常幸运地有了两个女儿,此生满足了。他说这是他们一生的工作。我听了心领神会,是啊,这些被领养而成为美国人的中国女孩,从孤儿院走入温馨的异国家庭,从被救济到被公主般宠爱着,生活条件天壤之别;这些小孩出生在中国,一进入美国就生活在主流社会之中,但是与此同时这些洋父母们又陪伴着从主流社会不辞劳苦地走出来,参加各种学习与活动,周末上中文班,真是用心良苦。如今,鲍伯的中文在他坚持苦学下,居然读写并举,让人刮目相看,真是不简单呢;安娜则放弃了银行的职位,成了全职妈妈,天天带着苏菲亚接送丹妮尔上学当陪读。

 

当丹妮尔稚气地诉说,她是中国四川人,是被领养到美国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了心中会有些痛。有一次去他们家,丹妮尔拉着小小玩具行李箱对我们说,要坐飞机去重庆啦,拿了张纸片作飞机票,模拟招呼出租车,进机场,找登机门,一本正经地像真的一样。我在一旁惊讶地看着,安娜把我叫到厨房说,几天前,丹妮尔哭着说生她的妈妈为什么不来看她,为什么不要她了。安娜动情地说:我们早想到孩子们会关心自己身世的问题,不过想不到来得这么早。啊,五龄童已经开始寻根啦!以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有更难的问题要解答。这时时考验着这些领养家庭,我想好在领养父母持开放心态,从爱心出发,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这般难题是难不倒幸福的领养家庭的。

 

其实像丹妮尔、苏菲娅这样的领养家庭一点不孤单。据报导,近年来,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总数逾5万,在纽约地区就有约一万人呢。去年5月,我们曾经同鲍伯全家一起去新泽西哈德逊河边的自由州立公园,参加每年一次专为领养家庭举办的中国文化日;有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表演、书法、工艺品展示以及讲故事、拔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活动。美国父母们个个喜气洋洋,领养的儿童差不多全是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一派过节景象。其中更有母亲亲亲热热抱着领来的残障女孩,参与各种活动。漫步在公园里,看着黄皮肤、黑眼睛的孩子们在初夏明媚阳光下尽情嬉戏,孩子的活泼可爱和她们美国父母深情幸福的笑脸相映成辉;当这些小人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中国儿歌并边歌边舞时,她们的父母在台下起劲地啪手助兴,此时此景中不由得被这种无国界的人间真爱深深感动。

 

热爱歌舞的丹妮尔也是登台的表演者,她父母忙着为她拍照录象。这时正逢新华社记者前来采访,安娜介绍了两个女儿的情况;说到五天前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他们一家人是如何的难过,苏菲娅还小不更事,可丹妮尔看着电视的画面,看到家乡受灾难,伤心地痛哭。听得大家为之动容。

 

鲍伯和安娜总是感谢孩子给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他们的爱心和精力好似无穷尽。鲍伯说本想再领个残疾孩子,但排队很长;他又说打算领养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听说福利院收养的孤儿,年满十五岁就要被放到社会上靠自己去谋生,这是很危险的,如果碰到坏人,碰到黑社会学坏了怎么办,自己能力有限,但是领养一个就帮了一个孩子。丹妮尔在一边插嘴说:要不就领一个比苏菲娅小的,这样我就是大姐姐了。我不知道有关制度是怎么规定的,可是他们的精神让我钦佩。

 

鲍伯和安娜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最近告诉我,他们的教会活动已转到了中文会所,经常准备发言稿,争取用中文发言,当然也交了更多华人朋友。每次同他们会面,鲍伯常常搬出从中国带回的大本子汉英词典,问这问那,了解一些难字的查法,和种种中国特色语言的确切意义,有时真不容易回答呢。他们爱上了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不是职业或商务的需要,完全因为有了两个来自中国的女儿,他们自己已经是半个华人了。

 

祝福你们,美国家庭来自中国的孩子们,领养中国孤儿的美国父母们!
    

20091 11

摄于2008517日新泽西自由州立公园中国文化日

评论

如果您想评论这篇文章, 请先点这里免费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如果您忘记您的用户名或密码,请重新注册!

遵守阅通公司提供的任何行为准则或其它通告;
保密您的服务账户密码;
如果您获悉与本服务有关的泄密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自行配备上网和使用电信增值业务所需的设备,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或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电信或移动通信提供商)收取的通讯费、信息费等有关费用。
保证自己在使用各服务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完整性。如果数据发生变化,您应及时更改。在安全完成本服务的登记程序并收到一个密码及账号后,您应维持密码及账号的机密安全。您应对任何人利用您的密码及账号所进行的活动负完全的责任,阅通公司无法对非法或未经您授权使用您账号及密码的行为作出甄别,因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


戴美新 原籍中国苏州,任职会计。1986年来美国陪读,常居纽约市。近年在美中华文媒体发表一系列观感随记,多依真人真事,以朴素而细腻的笔触,反映海外风土人情,展现人生丰富多彩和爱心关怀,受到读者欢迎。本期选载的《我认识的美国领养家庭》,是作者娓娓道来有助增进地球村两端人民美好友谊的诸多动情小品之一。
Copyright © 2007 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规则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