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24 第二百零二期
 
Go to English Website
首页 | 文章与评论 | 书评 | 联系我们 | 广告 | 链接
www.ChinaUSFriendship.com
統一台灣:美籍華人的艱鉅挑戰(二)
作者 李志鐘 譯者 古偉量
2008年1月1日


美國明確反對台灣獨立或甚至改變名稱。副國務卿阿米塔吉

(Richard L. Armitage) 認為,台灣關係法要求美國在太 平洋維持 軍事力量以嚇阻襲擊,但美國沒有義務防衛台灣。就台灣政府意圖把官方名稱由中華民國改為台灣一事,國務院副發言人厄瑞(Adam Ereli) 表示:「有些報告說台灣即 將改變名稱……坦白說 我們並不支持這些行動。眾所周知,美國關注並希望維持台海穩定,我們因此反對任何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

 

2006420日胡布會談(Hu-Bush meeting) 後,布什總 在總統辦公室談到台灣:「我們花了相當時間談論台灣問題,而我向主席保證,我的立場沒有改變,我不支持台灣獨立。」

 

2.保衛台灣立場。另外一些人認為美國利益即將受損,所以美國必須保衛台灣。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to Congress) 報中指出,中國與東亞鄰國的經濟融合,提高了亞洲經濟區域被中國控制或顯著影響的可能。美國關注中國在亞洲區內融合,平衡各方利益以避免敵意。然而,美國在區內的影響力可能在某程度上降低。在保護台灣這議題上,委員會提議國防部與台灣繼續進行實質的軍事對話,並在威脅分析、策及軍力部署等範疇與其交流。

 

自稱親台卻不反中的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施理弗(Randall G. Shriver) 與前述阿米塔吉的立場 大不相同 為:「台灣關係法不單論及提供足夠自衛能力的武器……我們有責任在被要求時維持足夠抵抗力……法案不是防條約,卻包含了一些很重要的責任在內。」

 

根據美台防協定,台灣軍隊必須獨自抵抗入侵四天美國海軍才能到達支援。但中國可採取所謂的斬首戰略:在美國支援部隊到達前,針對島上領袖的所在地及重要機構,進行突擊及轟炸,以癱瘓這島嶼。

 

美國擔心,如果台灣與中國統一,美國會在遠東地區失去影響力。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就美中關係 立的獨立專責小組在報告中提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其中一個驅動力,是希望在沒有美國干預的情況下,有能力贏取攻打台灣的戰爭。小組建議美國更清晰闡明對台立場,就是不排除使用軍事力量,阻止中國以武力統一台灣。

 

一份蘭德公司(RAND Company) 報告指出,台灣問題 中兩國最有可能發生衝突的議題;在因台灣而起的未來軍事衝突中,中國有可能以針對美國設計的「阻止進入」策略,限制美軍進入戰鬥區域而打敗美國。這策略的最終結果,就是中國在衝突中實質上擊敗美國:傳統意義上擊潰美軍,而在於中國能夠藉此達成軍事及政治上的目標,同時阻止美國達成部份或全部目標。另一份蘭德報告略述了對美國、其利益及盟友而言三個主要的安全威脅:恐怖份子和反對派;擁有核武的區域勢力;以及在亞洲地區越趨激烈的防禦競爭可能會導致與中國就台灣議題起的軍事衝突。蘭德公司在報告中建議了一些措施,尤其是以戰區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達到克服在阻止進入策略中所使用的現代化武器和方法。

 

巴賓(Jed Babbin)和丁伯雷(Edward Timperlake) 認為,中國 的軍事增長對美國的安全產生威脅,而美國亦大有可能與中國發生戰爭。有關台灣問題,他們認為:「布什總統及其繼任人必須對台灣人採取強硬態度。我們必須以極度清晰的言詞告訴台灣人,如果他們不願意付出防衛自已所需的金錢,我們亦不會花費人力物力保護台灣。我們必須嚴正地告訴台灣人這個確切的現實情況。」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在報告中指出,中國高科技軍事力量,對美國構成威脅。在中台衝突中,中國可以(1迫使對手對中國的行動作出反應的方式,在開始階段即奪取主動權;(2)以既成事實的方式贏取台灣,避免損害任何美國主要利益,達成有限度的戰略性目標;(3)攻擊五類「關鍵目標」,即指揮系統、資訊系統、武器系統、後勤系統及這些系統間的聯繫;(4擊敗少量關鍵的防禦點, 避免 接對抗;(5)利用高科技戰爭,為應付軍事介入作好準備。這是一場快速佔領台灣的七天戰爭(閃電戰),美國必須準備,以進行一場二十一世紀的戰

 

美國海軍上將基廷(Timothy Keating) 在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於38日召開的聽證會時警告,隨著中國增加軍費,美國需要為台灣保持高度戒備;上將又強調,雖然有些國會議員曾經警告,台灣在試圖脫離共產黨國家而獨立的期間,有些時候會失控地挑起與中國的敵意對抗,但美國亦必須準備好在情況需要時介入保護台灣。基廷上將又在415日於關島談及,台海的緊張局勢是關島軍事集結的一項因素,但美國正與中國及台灣合作,避免因台海問題而發生衝突。

 

國防部在一份提交給國會有關中國軍事力量的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發展常規精密攻擊的能力;此外,透過增強對台經濟影響力、迫使台灣政治孤立及提升中國於兩岸軍事平衡中的位置,中國在兩岸對峙中已取得優勢。然而,通過美國的武裝部隊變及重新安排全球軍事力量的態勢,美國國防部仍然有能力抵抗中國以武力支配台灣未來狀況的任何行動。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及國際經濟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認為中台軍事衝突並非無可避免;然而,這衝突一旦發生,卻很可能導致美中兩國嚴重的政治危機,亦有潛在可能發展成軍事衝突。美國處理台灣僵局的政策,首要關注在於進程。美國極力主張,任何決議必須是和平及非強制的(從而繼續「和平決議」這公開政策,而非中國的「和平統一」),而華盛頓亦公開宣佈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然而,只有中國能夠決定是否在處理台灣問題時展現更多創意,真正贏得台灣人民情感及理智上的認同,以確保兩岸能達致和平統一。

 

3. 不干涉立場。麥健陸(James McGregor) 認為美中兩國存 在可處理的差異及互補的利益,美國在幫助中國的同時亦可得益。他建議國內政治應止於美國國界,而且應停止鼓吹立即的民主。

 

卡本特(Ted Galen Carpenter) 表示,台灣議題有可能 導致 中災難性的戰爭;美國、中國及台灣正處於衝突邊緣,除非發生戲劇性變化,否則十年內必定會爆發武裝衝突。卡本特闡明,若要避免捲入戰爭,美國便必須盡快清晰而堅定地表明,若台灣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將不會介入任何的武裝鬥爭。

 

台灣及中國應自行和平解決雙方的問題。卡睿哲(Richard C. Bush)警告,現時的危機在於中台雙方均認為延遲解決問題會有利對方。台灣有些人斷言,保障將來的惟一途徑,就是在中國較弱及被奧運所限制的時候尋求獨立;而中國則認為必須以軍事行動先發制人,以免統一變得遙遙無期。危機在於形勢引發的不必要衝突,中台雙方應選擇改變現時情況,盡量提升共同利益和避免無謂鬥爭。

 

4.贊成獨立立場。鮑威爾兩屆任期內的幕僚長,美國陸軍上校威克森(Lawrence B. Wilkerson) 指出,政府高層內的「新保守 」人士,暗中慫恿台灣政客宣佈脫離中國獨立;這些人士包括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策劃者,如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 政策次長費斯(Douglas Feith) 、倫斯斐(Rumsfeld) 的情報局長甘 (Steven Cambone) 及布什總統具爭議性的駐聯合國 外交使節 博爾 (John Bolton) 國防部曾經每星期派遣一人到台灣 ,主要任務在 於向台灣人顯示盟友的支持。博爾頓近日於8月出訪台灣時,亦表示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法羅斯(James Fallows) 報導,曾任二十一世紀美國國家 安全 委員會(U.S. Commission on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即哈特-魯德曼委員會(Hart-Rudman Commission)共同委員長 前參議員哈特(Gary Hart) 曾提及,切尼夫人(Mrs. Lynne Cheney) 曾經在委員會中表示,她認為中國是一個極度嚴重的威脅,而美國遲早會與中國共產黨軍事對壘,這是不能避免的,按兵不動只會令美國變弱。這番言論無人發言支持,而相同的論點在下一次會議中再次出現。哈特補充,切尼夫人最後因挫敗感而離開委員會。「我確信如果911事件沒有發生,我們今天便正與中國軍事對壘。」他進一步解釋,問題不在於中國做了甚麼、有何意圖,或產生怎樣的威脅,而在於現任政府開始執政時便已存在的假設。

 

另一位鷹派的關鍵人物,是倫斯斐發言人狄瑞塔(DiRita)的妻子,前美國在台協會美國辦事處處長夏馨(Therese Shaheen) 。她 公開支持台灣的獨立運動,更曾經公然重新解釋布什總統再三重申的「一個中國」政策,她說美國政府「從來沒有表明反對台灣獨立」。鮑威爾要求她辭職。

 

眾議員唐克多(Thomas G. Tancredo) 2007216日提出 兩黨決議,要求美國恢復與台灣的正常外交關係。幾位國會議員在2007626日提出另一條決議,要求廢除台灣高層官員到訪美國的限制,這決議在2007730日以口頭表決方式一致通過。此外,一條平行決議正在參議院草擬當中;這決議的眾議院發起人,共和黨人夏波(Steve Chabot) 表示,現在是向北京發出有關台灣 的清 信息的時候,就是美國有法理責任,在任何軍事衝突中保護台灣。眾議員夏波是台灣的堅決支持者,他在去年給舊金山晚報(Examiner)的一封信件中表示,他認為「除了誰控制台北之外,美國還有更多風險。如果台灣決定走向與中國和解之路,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將會被不斷侵蝕。」

 

另一位台灣的堅定支持者賀森松(Bruce Herschensohn) 表示 ,第一份上海公報被蓄意誤讀而成為其後兩份公報的基礎。他出示一封尼克森總統寫給卡特總統(President Carter) 的信件,在 信中 尼克森總統對卡特總統在沒有充份保證不會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情況下承認中國表示關注,這和前述銷密的尼克森總統的保證似乎相違背。賀森松極力主張美國把台灣當成一個民主國家般保護。

 

美籍華人的艱鉅挑戰

 

美國的官方立場是堅持維持現狀及以和平決議解決統一問題,在保衛台灣這議題上保持含糊態度。美國國會極為支持台灣,國會的支持力量數度以兩黨提議,加強美國對台灣的關注及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這包括眾議院在2002年設立國會台灣核心小組及參議院在2003年設立參議院台灣核心小組,以及前述眾議院近日解除台灣高層官員到訪美國限制的決議等。在反對台灣走向獨立的同時,參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 又發出驚人言論 :「國會傾向」是 存在的,而且「中國注定會成為美國的敵人」。

 

美國民眾卻傾向支持一個中國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外交政策協會(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2003年公佈她們 的全國性意 見投票報告(National Opinion Ballot Report),強調有關台灣議 題的 調查結果:(1)對「美國應否就中國入侵時保衛台灣作出明確保證」這問題,百份之26的受訪者答應該,百份之74的受訪者答不應該;(2)對「美國應否鼓勵台灣尋求獨立」這問題,百份之35的受訪者答應該,百份之65的受訪者答不應該。然而,民眾的意見是易變的。冒著與美國衝突的風險,中國或可以武力統一台灣,但結果將會是極具毀滅性的大量人命及財物損失。追求和平統一,或許不是極度艱難的奮戰,過程中卻定有不少障礙。

 

相信一個強盛、統一而富裕的中國符合他們的利益與自豪感的在美華人,熱烈及堅持維護一個中國原則。他們成立組織,如和統會(中國和平統一協會 Hetonghui / Peaceful Unification of China Association)、促統會(促進統一協會 Cutonghui / Advocating Unification Association)、一中會(One China Committee) 中美友誼交流協會(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Inc.) 、紐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New York Association for Peaceful Unification of China)、台灣一個中國行動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One China Action) 及其他組織,倡議及促進台灣統一 。和統會 促統會在美國各地都有一些名稱稍微不同的分會;和統會在2007111618日期間在華盛頓召開了全球中國和平統一高峰會;紐約促統會及台灣聯盟由生於台灣的美籍華人組成;一中會由一群美國人及華裔美國人組成;而中美友誼交流協會則以英文著作及中英双語網站專力於與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

 

他們有一致的使命及努力方向,而向美國的公共機構及私人組織大力宣揚一個中國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是他們的艱鉅挑戰。努力方向包括(1)告知國會議員台灣統一的最新情況;(2)嘗試改變國會的傾向,使其支持統一;(3)為傳媒、學者及民眾提供統一的理據;(4)推展支持一個中國的基層運動;(5)倡議美國減少或終止介入台灣問題;(6)重申美國並沒有防衛台灣的法理責任。

评论

如果您想评论这篇文章, 请先点这里免费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如果您忘记您的用户名或密码,请重新注册!

遵守阅通公司提供的任何行为准则或其它通告;
保密您的服务账户密码;
如果您获悉与本服务有关的泄密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自行配备上网和使用电信增值业务所需的设备,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或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电信或移动通信提供商)收取的通讯费、信息费等有关费用。
保证自己在使用各服务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完整性。如果数据发生变化,您应及时更改。在安全完成本服务的登记程序并收到一个密码及账号后,您应维持密码及账号的机密安全。您应对任何人利用您的密码及账号所进行的活动负完全的责任,阅通公司无法对非法或未经您授权使用您账号及密码的行为作出甄别,因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


李志鐘是多明尼肯大學退休的名譽教授和院長,亦是「一中會」的主席。這篇文章是特別為2007年9月20至23日期間,於北京大學舉行的「海外華人研究國際協會」第六屆會議而撰寫。
Copyright © 2007 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规则 联系我们